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前沿思索

人工智能(A I)在民法领域适用的思考

张家口日报 04版法治 2025年11月18日

人工智能(A I)在民法领域的广泛应用,催生了主体资格、责任归属、合同效力及隐私保护等诸多新兴法律问题,对此浅谈几点思考。

在侵权责任领域,如A I医疗误诊、自动驾驶交通事故、A I生成内容侵犯名誉权等。在A I引发的民事侵权案件中,侵权主体的认定是核心法律难题。现行法律尚未明确A I本身的法律主体地位,因此需围绕“A I相关人类主体”的责任分配展开分析。应适用过错责任,追究开发者、使用者的过错,如算法缺陷、未及时更新,类比《民法典》中产品责任进行追究。若A I存在设计缺陷,如硬件故障或未说明使用风险,开发者承担无过错责任。

在合同责任领域,如A I代理签约,若A I以人类名义自动签署合同,其效力取决于是否获得有效授权。因A I错误导致合同条款显失公平时,可能援引《民法典》中的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规则撤销合同。 冯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