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护航40天,三胞胎闯过生命难关

——一附院新生儿科成功救治三名极低体重儿纪实

张家口日报 02版要闻 2025年11月18日

本报记者 胡程利 通讯员 吕利雅

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今年的宣传口号是“有爱,有未来——呵护早产宝宝,托举健康未来”。在一附院产科,医护人员对这句话都有切身的理解。尤其是回忆起两个月前抢救三个早产儿的经历,每个人都感慨万千。

时间回溯至8月19日,一通来自产科的紧急电话打破了新生儿科的宁静:“孕30周+1天孕妇,三胞胎、胎膜早破,需即刻剖宫产!”病情就是命令,科主任袁二伟第一时间下达“战斗指令”,团队迅速响应——全套抢救设施火速备齐,两名经验丰富的医生即刻奔赴手术室。此时,手术室早已配齐专项医护团队,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多胎早产救治战,即将打响。

“老大出来了!”伴随着一声清亮的啼哭,第一个小生命顺利娩出。医护人员无缝衔接,迅速开展保温、清理呼吸道、吸氧、称重等一系列操作;紧接着,老二、老三相继降生。称重结果显示,三姐妹最重仅1.23k g,最轻的仅1.09k g,均属极低体重儿。顺利降生只是第一关,呼吸窘迫、喂养困难、感染风险、贫血、黄疸等多重考验,正等待着这三个脆弱的小天使。

在母亲的牵挂与医护人员全程守护下,三姐妹被护送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 C U),开启40天“闯关之旅”。医护团队量身定制救治方案,24小时全程监护:调节暖箱温湿度模拟母体环境,开展鼻饲喂养逐步过渡到自主吮吸,防控感染风险,科学干预贫血与黄疸症状。悉心照料中,宝宝们逐渐摆脱吸氧依赖,学会自主吮吸乳汁,体重稳步增长,闯过一道又一道生死难关。

金秋十月,三姐妹迎来出院的日子。离别之际,医护人员交代出院注意事项,指导喂养技巧,叮嘱复查时间,用专业与温情为宝宝们的后续成长保驾护航。

截至发稿,三姐妹已顺利完成首次返院复查。近年来,面对日益增多的早产儿,一附院新生儿科聚焦“存活率”,更追求“生存质量”:团队深耕前沿医疗理念,持续提升救治水平,创新开展出院前家庭培训,切实消除家长顾虑,降低陪护风险,用责任与担当为张家口地区新生儿撑起了一片健康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