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张家口公路交通开启“智慧模式”
本报讯(记者 马明明 通讯员 田宇翔)A I“盯梢”路况、数据指挥调度、养护精准“把脉”,如今张家口公路交通正悄悄开启“智慧模式”。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的“跨界融合产物”,智慧交通不仅是交通领域的“技术革新者”,更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十四五”以来,张家口市从指挥中枢、路网末梢到应急调度、日常养护,全方位推进智慧交通建设,让数字化技术为公路交通注入“新基因”,绘就了立体防控与智能养护的全新图景。
“十四五”期间,交通综合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中心率先在全省“上岗履职”,成为智慧交通的“超级大脑”。该中心打通20余个应用系统数据壁垒,归集4000余项静动态数据、2.5万余路视频资源,通过数据融合分析实现对全市路网的实时“全景扫描”。“从前需多部门协同的调度工作,如今依托中枢平台可一键联动,应急响应效率提升超50%,初步构建起‘全域覆盖、快速响应’的指挥调度体系。”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张海表示。
在张涿、京新、京张等重点高速公路路段,智能预警系统化身24小时不打烊的“电子巡警”,依托大数据和A I图像识别技术,凭借“火眼金睛”般的能力识别异常情况。交通事故、车辆拥堵、应急停车等8类情况,它能在30秒内精准捕捉并预警,效率是人工巡查的10倍。有了这道“无形防线”,海张高速半坝段、张石高速蔚县隧道群等复杂路段的二次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通行安全感不断提升。
国道养护领域也诞生了全国性“智慧样本”。G239张家口段智慧养护工程成功入选国家公路现代养护试点,构建起现场控制、交通监控等七大系统联动的管养体系。通过路面传感器实时监测病害、无人机巡查评估路况,养护工作从“定期修”变为“精准养”,养护成本降低20%,道路通行质量稳居全国前列,为干线公路智慧养护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从指挥到防控再到养护的全链条智慧升级,不仅提升了交通运行效率,更让群众出行更安全便捷,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筑牢智慧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