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小乡何以签大单?
——万全宣平堡乡下好招商引资关键“棋”
本报记者 郝大钊 通讯员 邢鹏飞 罗纳 许雯慧
在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招商引资已成为推动地方发展的关键引擎。具体到乡镇一级,其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于不少乡镇来说,如何走稳招商引资这步关键“棋”,实现基层发展的一子落而满盘活,成为一项课题。
记者在万全区宣平堡乡采访时注意到,该乡创新思路,多管齐下,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招商引资“组合拳”,为全乡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压实责任强激励
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关键。
“为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我们乡建立了常态化招商会议机制,将任务精准压实到各村书记肩头,构建起‘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压力’的招商格局。”宣平堡乡乡长乔继介绍道。值得一提的是,宣平堡乡创新激励机制,对积极推荐企业的村书记,无论项目最终是否成功落地,均给予相应奖励。
招商成绩单最有说服力:2024年对接项目15个,其中签约投资额500万元—1000万元的项目2个,签约投资额亿元以上的项目1个;2025年截至目前共对接项目13个,签约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个……在激励政策的推动下,全乡干部招商热情空前高涨,上营屯、蔡家庄、旧窑子等村的村书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引荐优质企业。
如今,张家口瑞迅农副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粮食加工项目、哈尔滨红肠项目以及张家口迎捷商贸有限公司的杂粮加工项目等均已成功落地,为全乡产业多元化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以商招商聚合力
以商招商,以企引企,扩大招商引资“朋友圈”。
宣平堡乡境内机械加工企业多达310余家,这为以商招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乡政府紧紧抓住这一资源,定期组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搭建起政府与企业之间沟通的“连心桥”。在座谈会上,乡政府认真倾听企业家的意见和建议,深入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企业排忧解难。
坚持把投资者视为朋友,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良好的营商环境赢得了企业家的信任和认可,他们纷纷化身宣平堡乡的“招商大使”,积极引荐优质项目。
在企业家的大力推动下,张家口怀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酸枣种植基地项目、张家口乡韵乡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米粒农庄项目、圣美奇河北种业有限公司种子生产加工科研及配套项目等相继落地,进一步丰富了全乡的产业生态,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增长点。
一站服务显诚意
宣平堡乡将“把企业和百姓当家人”理念贯穿于招商引资的全过程,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贴心服务。
从项目初期的对接洽谈,乡政府安排专人跟踪服务,为企业提供详细的政策解读和项目规划建议;在选址阶段,充分考虑企业的生产需求和发展规划,协调各方资源,为企业提供合适的场地选择;项目落地过程中,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审批流程,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开工建设;在手续办理方面,为企业提供全程代办服务,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
“政府的高效服务和真诚态度让我们坚定了在这里投资发展的信心。”圣美奇河北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路璐感慨道。
“通过压实责任强激励、以商招商聚合力、一站服务显诚意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乔继介绍,该乡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生根,为全乡经济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