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网格铺底 机制引线 共治着色
赤城县用党建“绣花功”织就基层治理“幸福图”
本报讯(王宋平 于格格 黄丹娜)“过去是‘干部干,群众看’,现在不一样了,咱党员就是一根‘线’,党组织用这根线把大家的心缝在了一起。一声问候,几句闲聊,让政策通知、家长里短、民情诉求在日常互动中得到上下通达。”赤城县北大社区的网格员梁成的话,道出了赤城县用党建“绣花功”精细治理基层的关键所在。在这里,基层党组织如同灵巧的“绣花针”,以人民需求为图样,正一针一线织就着基层治理的崭新画卷。
绣花先铺底,治理先划格。针对原有社区规模不一、边界模糊、资源不均的难题,赤城县以“规模适度、边界清晰、便于服务、利于治理”为根本原则,科学审慎地将原有社区整合优化为10个新社区,彻底厘清并固化管辖范围,从源头上消除了“三不管”地带。“再也不用担心被‘两不管’了!现在心里踏实多了。”居民高宏清欣喜地说。这精准的“第一针”,为精细治理绣实了牢固“底布”。
底布既成,引线需顺畅。赤城镇党委牵头制定《街道党工委及社区履职清单》,将社区职责与部门呼应流程界定得清清楚楚,从制度上杜绝“踢皮球”,数字化社区平台则让服务“指尖可达”,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线上提速,线下也同步夯实服务根基。高频服务事项下沉社区,“一窗受理”让“就近办”成为常态。联合议事机制更攻克了跨界难题,形成“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的良好局面。这套连贯体系,如同打通了基层治理的“任督二脉”,使服务响应更快、精准度更高,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安心感和满意度。
线络畅通,更需温暖着色。一幅完美的治理画卷,需要多元色彩的调和。赤城县深谙此理,以街道党工委为轴心、社区党组织为堡垒打造的“党建联盟”链接各方资源,为协同共治提供硬支撑;通过落实“一社区一警一法律顾问”和“警格+网格”联动机制,以“法治保障”奠定社区平安和谐的基本色;更以“志愿精神”培育邻里互助文化,为这幅画卷添上最具人情味的温暖色调。社区民警温智新表示,“大部分邻里小摩擦,现在都能在楼门口得到及时化解。”而对于那些依靠常规力量难以破解的顽疾,“常委直通车”机制则通过高位协调,确保群众急难愁盼“件件有着落”。如此,制度之力、规则之治与人心之善相互促进,共同绘就了宜居宜业的温暖图景。
治理之道,喻于微。赤城县的实践表明,基层治理尤需匠心独运的“绣花”功夫。以党建为引领,用清晰的布局铺底,顺畅的机制引线,多元的共治着色,再辅以攻坚克难的力度,就能将治理的针脚织得更密,服务的响应提得更速。这幅正在赤城县域徐徐展开的画卷,正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