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月光里的混糖饼香

张家口日报 04版长城·作品 2025年10月04日

王丽霞

秋意渐浓时,街角的月饼礼盒已悄悄堆成了小山,这才觉得中秋节要踮着脚来了。风里裹着蛋黄酥的咸香、莲蓉饼的绵甜,可我的鼻尖总忍不住往记忆里探——去寻那混着月光、裹在铁炉热气里的混糖饼香,那是儿时中秋最喜欢的味道。

小时候的中秋,总是从妈妈往布袋里装面粉开始。她会提前准备好白面,再称上几斤绵白糖、几两胡麻油,念叨着“多放些糖,孩子爱吃甜的。”便牵着我的手往巷口的点心铺去。还没到铺子,混着芝麻、面粉和糖的甜香飘满了整条街,暖烘烘的,把秋日里那丝凉爽,都烘得没了踪影。

铺子里的铁炉总是烧得正旺,红通通的火光从炉门里漏出来,映得老师傅的脸颊发亮,他揉面的力道足得很,粗木案板被震得嗡嗡响。我攥着妈妈的衣角,站在柜台边目不转睛地盯着炉门。看老师傅接过妈妈递来的布袋,将面粉、糖、油揉成光滑的面团,擀成圆圆的饼,再用模子印上简单的花纹,摆进铺着油纸的烤盘。等待的时间里,甜香愈发浓郁,我咽着口水,连师傅擦汗的动作都觉得慢。

终于等到底面烤得金黄的混糖饼出炉,热气裹着甜香“呼”地涌出来,扑在脸上暖融融的。妈妈急忙从老师傅手里接过来,烫得她手指发红,却顾不上吹,立刻掰下一半递到我手里。我攥着热乎的饼,左右手来回倒着,却舍不得等它凉透。咬下第一口时,酥皮簌簌落在衣襟上,甜而不腻的糖粒在舌尖慢慢化开,混着芝麻的醇厚香气,连呼吸都变得甜丝丝的。妈妈总在一旁笑着说:“慢些吃,还有呢,没人跟你抢。”可她自己只尝一小块,剩下的都装进铁盒里,盖紧盖子,说要中秋夜赏月时再吃。

中秋夜里,一家人围坐在老屋的院子里,月亮刚爬过青砖檐角,银辉就漫下来,洒在小木桌上。妈妈打开铁盒,混糖饼的香气裹着月光漫出来,我们边吃饼边聊天,连风里都裹着团圆的暖。

如今在异乡过中秋,超市里的月饼花样越来越多——水果味的清爽,奶油味的绵密,蛋黄味的咸香,可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妈妈寄来一包裹混糖饼,拆开时那熟悉的甜香“呼”地飘出来,才忽然明白:最浓的中秋味,从不是精致的包装或新奇的口味,而是巷口铁炉的热气,是妈妈递来热饼时的温度,是儿时月光下一家人围坐的热闹,是藏在时光里、永远也忘不掉的牵挂。

咬下一口妈妈寄来的混糖饼,还是记忆里软软的口感,一点也不噎。恍惚间,又看见那个攥着妈妈衣角的小孩,正踮着脚,盯着炉门里慢慢变黄的月饼。而月光,正像当年一样,温柔地洒在饼上,也洒在心上,把思念烘得暖暖的。

投稿邮箱:

z jk w b h y y@163.c o m

电话:201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