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张家口全方位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
系列建设成果列入国务院《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
本报讯(记者 刘源)9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到市发改委、市能源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就张家口市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发布。自我市成功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将此项工作作为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交出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的重要抓手,聚焦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转型、低碳技术创新等重点领域,全力推进试点城市建设,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张家口坚持把能源结构调整作为减少碳排放、推动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一体化推进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系列建设成果列入国务院《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规模化开发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引进华能、大唐等电源开发企业130余家,截至8月底,累计完成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4251.6万千瓦,达到张家口全市电力装机总量的88.2%,风光开发总规模保持全国地级市前列。大容量储能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形成了压缩空气储能、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等多种储能技术路径,建成国际首套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有效解决“弃风”“弃光”难题。智能化输送助力区域绿色转型,全市建成新能源外送通道6条,其中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每年为北京市输送绿电140亿度,占北京市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连接张北地区和雄安新区的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累计输送绿电超700亿度,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照亮雄安的夜。多场景应用促进多元节能降碳,统筹推动绿电在制氢、大数据中心、清洁供暖等领域应用,建成国内第一个风电制氢示范项目,推广电供暖面积1800多万平方米。实施了恒源-合盈数据、明阳-阿里巴巴数据中心等一批算电融合项目,年可为数据中心供应绿电68亿度,减排二氧化碳488万吨。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新体系,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降低传统产业“含碳量”,累计压减生铁产能261万吨、粗钢240万吨、煤炭2200万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7家,12家企业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提升主导产业“含绿量”,做强数字经济,做优汽车制造,做大冰雪产业。增强未来产业“含新量”,创新实施氢能产业跨越行动,持续保持全省最大绿氢生产基地。拓展“低空+”创新模式,开创了交旅融合、绿色出行新模式。
强化生态保护,增强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以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为抓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持续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持续推进减排降碳,不断增强固碳能力,全力提升碳汇增量。
同时,突出绿色引领,激活绿色低碳机制新活力,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大力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争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牵头建设河北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成加氢站7座,示范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216辆,覆盖客运、物流、工程等多个领域,数量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创新推广绿色建筑,加快推进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在全社会营造了人人减碳、人人节约、人人呵护碧水蓝天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