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筑强党建“根脉”驱动“青英”成长
——全市检察机关人才兴检实践纪实
|  | 
| 
 | 
|  | 
| 
 | 
|  | 
| 
 | 
如何破解党建业务“两张皮”?怎样激活人才队伍“一池春水”?今年以来,我市检察机关持续以“青英”检察人才培养计划破题,在选才、育才、练才、用才上下功夫,积极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发掘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切入点、发力点,致力于打造一批“领军型”检察业务人才、培养一批“拔尖式”全国全省标兵能手、练就一批“专家化”高素质检察官队伍。
本报记者 李颖 通讯员 魏少明
精准选才:筑牢政治根基
8月8日上午,在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一堂特殊的党课正在进行,市人民检察院联合赤城县人民检察院、沽源县人民检察院组织干警在此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革命先辈的赤胆忠诚,正是新时代检察人的精神坐标。”赤城县检察院青年干警在参观珍贵史料后深有感触。这次活动仅是我市检察机关强化“青英”检察人才政治引领的缩影。
市检察院政治部负责人介绍:“在检察人才的选拔上,我们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首关’。”市检察院研究制定《张家口市人民检察院“青英”检察人才打造计划实施意见(试行)》,将已经获得国家、省各类业务竞赛奖项的人员,所办案件被评为国家、省精品案例的人员,所撰写法律文书被评为国家、省优秀法律文书,理论文章、调研报告在国家级、省级重点刊物发表、获奖等人员纳入“青英”检察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库。同时,把准政治方向,进一步加强“青英”检察人才政治历练,坚持以政治理论“铸魂”、以司法理念“塑心”、以职业道德“造形”,引导“青英”检察人才把稳思想之舵。
逐级遴选的员额检察官纳入“青英”人才库后,还要建立动态考核调整机制,经评比考核连续2次排名末位的“青英”检察人才将退出培养计划,目前,纳入“青英”检察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库的有83人,并全链条开展岗位练兵。
多维育才:破解本领恐慌
“过去办案凭经验,现在专家手把手教证据审查要点。”在河北工业大学检察实务课堂上,“青英”检察官们的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今年,我市检察机关积极鼓励检察官提升学历,依托与河北工业大学检校合作契机,将人才教育培养、人才梯队建设纳入检察教育培训工作范畴,鼓励“青英”检察人才参加继续教育,积极为他们参加学历学位教育提供便利条件,先后优选2名青年干警到清华大学深造学习。
为处理好党建与业务的关系,让党建做好业务的方向盘,市检察院着重锻炼“青英”检察人才办案“真本领”,全市检察机关一面提升人才业务素能,探索不同人才的不同培养方式,拓宽培养渠道,科学设计培训内容,根据“青英”检察人才的需求和短板,开设共性需求大课堂,或针对不同的业务条线成立各条线培训部、成长沙龙,邀请专家学者、检察系统业务骨干、优秀律师等集中授课。另一方面,定期组织“青英”检察人才到最高检、省院进行条线学习或实训,充分利用导师制,做好“传帮带”,精选党性强、业务精的检察业务骨干为导师,形成“一带一”“一带多”的形式,坚持个别指导与集中指导相结合,形成纵向、横向的学习模式,实现教学相长、双向进步。
实战练才:淬炼过硬本领
《当好弱势群体维权的撑腰人》《修复生态创伤守护最美母亲河》,在全市检察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擂台赛上,多名“青英”人才成为主角,登台讲述办案故事、分享办案经验,这场以“为人民司法”为主旋律的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年,也成为检验人才的“演习场”。
在党建与业务全面融合中,为升华“青英”人才实战“硬功夫”,我市检察机关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发展丰富工作载体,坚持教学练战一体化推进。依托张家口市委党校市检察院分校和“红色检察论坛”“经验交流周分享”等平台,召开“青英”检察人才座谈会,组织“青英”检察人才面向全市检察机关进行现场授课或交流。加强日常训练,市院各业务条线按照“月、季、年”,组织“青英”检察人才常态化开展内部“对抗式”或“淘汰化”练兵。积极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比武月”活动,将每年9月确定为“岗位练兵比武月”,组织开展“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岗位练兵比武相关活动和竞赛,以赛促练、以奖促学,检验人才培育效果。
科学用才:畅通成长通道
“人才兴则事业兴。”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让“青英计划”成为锻造新时代检察铁军的孵化器,关键要尽心“用”。
我市检察机关坚持人才用当适任、用当其时。市检察院逐人制定专门档案,对“青英”检察人才工作实绩、德能勤廉、荣誉表彰等进行跟踪管理,对于获得国家级、省级表彰奖励人员,优先推荐参评全省最美政法干警、模范检察官、“三八红旗手”、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表彰活动,并根据所获荣誉实际情况给予表彰奖励。市检察院建立“青英”检察人才考评考核工作小组,每年组织开展1次专项考评考核,及时在工作推进中发现问题,研究提升举措。
“让有为者有位!”,市检察院定期组织评估“青英”检察人才培养情况,结合政治部考评考核结果,动态调整本条线“青英”检察人才,把“能进能出、优中选优”落到实处。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青英”人才使用,把培养的人才用到中层领导岗位,让“青英”检察人才看到成长进步的空间和渠道。
一组数据也印证了实施“青英计划”以来成效,仅2024年,“青英”检察人才主笔的4篇论文入选最高检图书《以“三个善于”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1篇论文入选最高检立项课题,4篇课题入选省院立项课题,2篇论文被核心期刊刊发收录,45篇文章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全市检察机关参与省级业务竞赛斩获佳绩,1人获全省首届检察侦查业务竞赛业务能手,1人获司法警察业务竞赛业务标兵、1人获业务能手,1名“青英”干警获全省第二届控告申诉检察业务竞赛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