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汇数海

智算驭数乘风上

张家口日报 07版特刊 2025年08月26日

发展数字经济不是选答题,而是必答题、抢答题。

近年来,张家口大数据产业不断加快壮大,数字化转型成果蓬勃涌现,形成了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一廊四区多园”发展格局,随着以算力为加持的新数字浪潮奔涌而来,我市算力产业正朝着智慧化、绿色化方向加速转型,探寻出了一条产业转型升级、向上突围的张家口路径。

培育大数据产业“新生态”

2013年11月,阿里巴巴北方云基地项目首个数据中心——张北云联数据落户张北,承担起阿里巴巴北方云计算业务的重要节点功能。

2017年9月,怀来首家数据中心企业——秦淮数据落地。如今,该企业已在怀来建成4个基地,投运及在建I T容量近500兆瓦,投运数据中心上架率超过90%。

从一家企业的发展壮大到众多企业的蜂拥而来,张家口算力集群正加速形成。目前,已建成和投运数据中心项目48个,投运服务器172.24万台,折合标准机架46万架,算力规模超过3万P。

在发展算力规模的同时,张家口不断优化算力结构,提升服务大模型计算等智能算力水平,我市亦早在智算这片蓝海中提前布局。

8月上旬,张家口中明算力中心项目现场一派忙碌。走进机房,机柜及配套设施正在进行最后调试。项目一期主体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即将投产,规模2万P,算力类型为智能算力。它的投产,将使张家口算力规模跃上新台阶。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兴起,智能算力已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需求的变化正在推动张家口算力结构升级。截至目前,全市投运的数据中心项目,智能算力占比超过70%。今年计划新投产的项目中,智能算力的占比还将继续增加。根据未来3至5年规划,张家口市将以智算占比为突破核心,积极争取京津冀三地新增大型数据中心、灾备中心、云服务平台在张家口布局。

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

数字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我市工业企业的创新节奏,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着制造业的每个环节。

在宝德数坝数字产业(河北)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对新组装完毕的服务器进行系统测试。这是我省首条本地化服务器生产线,填补了全省大数据产业链中装备制造行业空白。

在推动全产业链发展上,我市积极推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数据采集产品等整机国产化制造和组装发展,及配电柜、不间断电源、空气冷却系统等配套设备制造和算力设备回收再制造等,大数据装备制造链条发展态势向好。

作为我市重要的乳制品加工企业,近年来,旗帜乳业对工厂进行了大规模升级改造,以提升装备和设备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实现了每个生产工艺的高度可视化、信息化及数据化。

领克汽车张家口工厂引入完善的I T系统、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模式、配置一流的设备,实现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的目标,工厂的智能化、信息化、柔性化、自动化程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张家口积极发展大数据装备制造、大数据应用等上下游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大数据产业由链式发展向聚链成群加快转变。当前,全市已注册大数据企业超120家,全市累计上云企业3259家,大数据全产业链发展初步形成。

同时,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治理与服务等领域纵深发展,深化数据融合应用,持续提升我市城市治理数据赋能水平,场景应用不断拓展。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算力的基础是能源,“双碳”背景下,张家口市大力推进算电融合,持续提升算力中心绿电使用比例。近年来,张家口算力企业选择使用绿电的比例不断上升。市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算力企业使用绿电占比为28.6%,今年一季度,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30.8%。

作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张家口风光富集、绿电充沛,可为算力产业提供充足的绿色能源供应。目前,我市正在积极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直连”等相关政策落地落实,支持算力企业通过参与绿电市场化交易等方式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在张北,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52亿度,落地的数据中心全部建成后,可完全满足能源所需。同时,该县大力推进算电协同发展,通过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体系,实现源、网、荷、储全链条统筹规划,探索区域内“绿电”供“绿产”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怀来,合盈数据(怀来)科技产业园内“绿电聚合供应”模式已生动实践,其在我市多地建设新能源电站,年新增新能源发电量达130亿千瓦时,满足产业园算力集群超1GW负荷规模,真正实现从算力到绿色算力的转型升级。去年,腾讯在怀来成功落地了国内首个风电、光伏、储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微电网项目,“绿电”已经占年度用电量的71%。

下一步,张家口将以大规模绿色算力为切入点,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治理与服务、数据价值化,着力打造算力调度先行示范区、绿色低碳创新样板区、数字服务产业集聚区。充足的绿色能源已成为大数据产业不断壮大的坚实后盾,“绿色供能+绿色用能”的路径再次构建起我市绿色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