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AI警官”锁定隐患“三期行动”精准打击

——看我市公安如何打好交通安全治理“组合拳”

张家口日报 02版要闻 2025年08月26日

本报记者 孙媛 通讯员 高佳琪

今年5月,市公安局打造的人工智能体“张警官”分析出车牌号为“冀G2***W”的注销车辆常在辖区活动,市交管支队直属四大队民警据此精准布控,仅3天就成功查获这辆套牌车,驾驶员被处罚。这一幕,正是市公安局深化智能交管、推进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模式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纵深推进“减量控大”、隐患治理等工作,通过科技赋能、专项打击、源头防范等举措,实现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同比下降,为群众出行筑起坚实安全屏障。

科技引擎驱动精准治理

“以前靠‘人海战术’巡逻,现在有了智能‘小助手’,违法隐患一抓一个准。”说起交管工作的新变化,市交管支队不少民警深有感触。在非机动车管理中,市公安局研发了“非机动车行人事故分析”等微场景人工智能体,通过应用数据方式结合人工智能体参数微调,创新交通事故、交通违法、涉事人员、涉事车辆四象限判别方法,精准锁定非机动车事故高发区域和驾驶证异常等情况。目前,督促65人审验换证,对564人开展针对性教育。

在“车源”治理中,智能系统的威力同样凸显。针对农村地区交通违法突出问题,民警依托数据平台对17个村镇开展交通违法清零行动,精准推送高危客车线索69条。系统通过轨迹分析锁定37辆疑似“黑校车”,及时消除了学生出行安全隐患。而在“路源”整治中,交管支队指导13个区县大队部署智能体本地化应用,上架应用“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分析”“路段违法高发分析”等“小助手智能体”,量身定制“一路一案、一患一策”治理方案,让道路隐患排查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说话”。

专项行动守护路面平安

“经检测,您血液中酒精含量为76.69m g/100m l,属于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近日,市交管支队直属五大队民警在夜间巡查时,发现一辆无驾驶人、处于启动状态的小型轿车长时间停在路边,旁边一名男子浑身散发着酒气,坚称车不是自己的。

民警随即调取周边监控,视频清楚地记录了男子驾车的画面。面对确凿的证据和漏洞百出的谎言,男子终于承认酒后驾驶。最终,公安交管部门对其处以罚款1000元,驾驶证一次性记12分并暂扣6个月的处罚。

自“张垣砺剑·三期守护”专项行动启动以来,这样的执法场景每天都在我市的大街小巷上演。

针对夏季暑期、汛期、假期“三期”叠加的交通特点,公安部门科学制定勤务方案,按照“日常勤务、夜间勤务、节假日勤务”等模式定人、定岗、定责,将警力最大限度摆上路面。紧盯辖区国省道、农村道路、城乡接合部等重点路段,综合运用固定点查处、视频监控抓拍与巡逻查处,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劝导与处罚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严查严处交通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已查处酒驾醉驾172起、疲劳驾驶150起、超速行驶65起、载客汽车超员95起、货车超载288起、货车和三轮车违法载人63起、逆向行驶234起。

同时,市公安局深入研究交通组织、路网架构、设施建设中的问题,认真研判医院、学校、农贸市场、小区周边道路交通秩序情况,加大路面显性布警,城区路面每天24小时巡防,常态化开展“堵点”滚动排摸与整治,提高通行效率。

多元共治织密安全网络

“近期降雨频繁,出行请注意交通安全”

“张家口公安交警曝光交通事故典型案例”

“交通安全有‘画’说——第一期学生骑行篇”

……

打开“张家口交警”微信公众号,每日都能看到通过增设专栏、话题互动、热点推荐等多种形式集中的推送交通安全常识。据了解,依托“张家口交警”等官方新媒体账号,目前我市公安发布事故案例警示、安全出行提示等信息82篇,微博发布202条,抖音、快手发布安全提示短视频68部,重点区域悬挂条幅410幅、摆放展板338块、更新维护宣传阵地121个。“如今,交通安全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主动佩戴安全头盔、拒绝酒后驾驶已成为越来越多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观念转变正在悄然发生。”市交管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还依托交安办载体,每月召集交通、城管、卫健等部门召开警情复盘会,共同研究优化提升举措,督促问题整改到位。聚焦“事故多发、不规则路口、标志标线缺失”等问题,公安部门对全市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大排查,共梳理排查各类交通安全隐患52处,整改完成率100%,确保各类隐患早发现、早治理,精准提升立体安全防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