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添绿色
“三北”工程八年间为我市增绿1662万亩
![]() |
|
![]() |
|
初秋,穿行在张北草原天路,沿线百里森林画卷徐徐展开。据统计,2017年至今,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1662万亩,并依托丰富的林草资源把游客引进来,如今张北年均接待游客约300万人次,带动10多万村民增收致富。张北草原天路是我市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于1978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启动实施,规划期限73年(1978年至2050年),分八期推进,目前已启动第六期工程建设。经过近50年的不懈努力,“三北”工程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荒漠化和土地沙化“双缩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
自1978年国家启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来,我市相继实施了首都周围绿化、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再造三个塞罕坝林场(塞北林场)、北方防沙带等一大批“三北”防护林工程,基本建成以沿冀蒙边界防风阻沙防护林、沿坝水源涵养防护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沿河沿路防护林、浅山丘陵水保经济林、深山区水源涵养防护林为骨干的生态防护体系框架。张家口已从沙尘暴加强区变为阻滞区。
据统计,全市有林地面积增加112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7.8%提高到28.2%。全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5处、省级森林公园10处;国家湿地公园8处、省级湿地公园4处;国家草原自然公园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处,省级地质公园3处,以林、草、湿、沙为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框架初步构建。
根据《河北省三北工程六期规划(2021年至2030年)》,我市除桥东区、桥西区、经开区外14个县区(察北管理区纳入张北县,塞北管理区纳入沽源县)列入河北省“三北”工程六期建设范围。其中康保、张北、沽源、尚义、赤城5县列入浑善达克南缘沙地歼灭战核心攻坚区;崇礼、蔚县、阳原、怀安、怀来、涿鹿、下花园7个县区列入协同推进区;宣化、万全2个区列入巩固拓展区。“三北”工程六期(2021年至2030年)规划张家口建设任务为1404.76万亩,截至2024年,全市共完成建设任务706.82万亩,占规划任务的50.32%。
2025年,全市实施“三北”工程任务为116.74万亩,面对建设首都“两区”的重任,我市将继续把林草生态建设提到“生命线”的高度,让张垣大地青山常在,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得益彰,人与自然和谐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