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臧波 张凤燕 韩洁 赵晓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坚持聚焦主题,精准施策,通过扎实学习、深入查摆、即知即改,教育引导广大干部锤炼过硬作风,践行初心使命,展现担当作为,将作风建设成效切实转化为解民忧、暖民心的实际行动。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把学习教育作为改进作风、推进工作、凝心聚力的重要抓手,坚持开门教育、群众评估,通过抖音直播间和网民互动、征求100名人社行风义务监督员的意见建议,针对我市富余劳动力反映“有人没活干”问题,推动“1+4”拓展京津劳务市场专项行动,依托“河北福嫂”劳务品牌引领,做实京津岗位需求清单,动态更新劳动力供给台账,强化京津务工重点群体政策保障,开展康复、家政、供暖等行业精准培训,不断提升就业能力,优化就业服务促进供需对接,截至目前向京津劳务输出18487人,其中河北福嫂3843人,进一步促进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质量充分就业。
在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过程中,沽源县持续一体推进“学查改”,聚焦突出问题扎实开展集中整治,并形成了一系列有成效、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其中,创新构建“公证+”模式助力农村资产资源价值实现;探索数字赋能政务服务新模式,开办“云上政务、贴心服务”抖音直播间;建立“19+X”联动响应机制,完善务工人员服务管理机制等。同时,该县聚焦学习教育中形成的好经验、好举措,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通过扎紧制度“笼子”,让学习教育成效从“一时之效”转化为“长久之功”,为学习教育成果的持续巩固提供了坚实保障。目前,沽源县建立完善工作机制219项,其中县级层面85项,坚决做到以制度管事管人,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张北县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将学查改深度融合,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标尺,让作风之变真正转化为百姓可感可及的实惠。印发《张北县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工作方案》,以6个乡镇和义合美新城为试点,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中心、站点以及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建设上持续用力。搭建集养老机构监管、关爱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存储、家庭养老床位监测、老年爱心午餐服务、日间照料中心监测等六大功能为一体,县、乡、村三级贯通的“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不断丰富养老服务多元供给。今年以来,该县已为3072名老年人提供了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六助”上门服务,构建起居家养老率达90%、社区养老率达7%、机构养老率达3%的“9073”基本养老服务新格局。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学习教育与解决经营主体需求相结合,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经营主体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线上线下同步收集企业诉求,建立高效协同的诉求处理机制,提升诉求办理质效,形成“解决一个问题、完善一套机制、优化一类服务”的常态长效模式,更好地服务企业。截至目前,他们已解决87家企业的诉求98条。
尚义县大青沟镇党委通过“靶向式”学习强根基,“闭环式”整改解民忧,“长效化”机制固成果,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党员干部主动下沉基层、扎根一线的意识已内化为行动自觉,形成“下村周”制度,包村干部每月首周下沉一线化解矛盾;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施奶牛园区基础设施升级、大青沟河道生态修复、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等3大民生工程,同时带动群众务工增收;修订完善防汛应急等制度9项,实施道路抢修等28件民生实事,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