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读档纪事

(1937年-1949年)

张家口日报 05版特刊 2025年08月19日

1945年8月24日

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成立。当日22时,播出八路军收复张家口市的胜利消息。

1945年8月26日

《张家口日报》前身《张垣日报》作为中共冀察区党委机关报正式创刊,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办最早的地市级报纸之一。创刊号头条为八路军入城新闻,并刊载军管会治安公告、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节选,后期主要采用新华社稿件及地方政策文件,共出版16期。1945年9月12日,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机关报《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前身)迁至张家口。同日,《张垣日报》停刊,两报人员共同办报,《晋察冀日报》二版固定为“张家口本地版”,延续《张垣日报》的地方报道传统。

1945年9月9日

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副司令员萧克,副政治委员刘澜涛、罗瑞卿到张家口视察工作。

1945年11月15日

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正式成立,省会设于宣化市,宣化市为省辖市,宣化县为省直属县,张家口及周边各县区为一专区。察哈尔省民主政府的成立在中国革命史和民主政权建设史上书写了崭新光辉的一页,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进行了初步探索并积累了经验。

1945年12月1日

以团结人民、启发民智为宗旨的中共察哈尔省委机关报《新察哈尔报》三日刊诞生,为团结教育人民、巩固新生人民政权、进行城市经济建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5年12月31日

由晋察冀边区的阜平、平山、唐县等地迁到张家口的华北联合大学在张家口复校。成仿吾任校长,周扬任副校长,张如心任教务长。在张家口,联大除课程教育外,还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配合了城市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如组织慰问团,到前线慰问人民解放军,经常在市内宣传动员民众努力参加争取和平民主事业的各项工作,全体教职员参加挖修市外西沙河的工程,拉近学校与市民的关系等。

1946年新年前

华北文艺工作团与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联合排演、重新修改加工的歌剧《白毛女》完成了最终的改编和定型,在张家口人民剧场公演,连续演出30多场,创造了3天演出6场的最高纪录。据1946年1月8日《晋察冀日报》报道,在张家口演出时,“每至精彩处,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每至悲哀处,台下总是一片唏嘘声,有人甚至从第一幕至第六幕,眼泪始终未干”。

1946年1月8日

张家口迎来中国红色文艺界的空前盛会,来自晋察冀和延安的文化人士齐聚华北联大礼堂,举行了盛大的联欢会,成仿吾代表边区文艺界致欢迎词,周扬、丁玲代表延安文艺界讲话,康濯、张非等晋察冀文艺代表介绍了晋察冀文艺运动发展情况。

1946年4月

中华全国文艺协会张家口分会成立,选举沙可夫、丁玲、丁里、艾青、萧三、吕骥、成仿吾、周巍峙、沃渣、古元、江丰、张庚、康濯、冯宿海、于力、舒强、张汀、沙飞、钱丹辉等23人为理事,沙可夫、丁玲、萧三、吕骥、艾青、江丰、丁里、张庚、周巍峙9人为常务理事,周巍峙任总务部长,丁玲任编辑出版部长,萧三任研究部长,成仿吾任奖励委员会主任,陈明主持文化俱乐部。

1946年7月20日

中华全国文艺协会张家口分会主办的大型文艺月刊《长城》创刊,丁玲任主编,封面设计江丰,编委为丁玲、丁里、艾青、沙可夫、康濯、萧三、江丰,共出版两期,刊登了《论赵树理的创作》(周扬)、《鸡毛信》(华山)、《五月之夜》(王林)、《哈尔滨通讯》(刘白羽)、《赶车传》(田间)、《看见妈妈》(贺敬之)、《释新民主主义的文学》(艾青)等精品力作。

本版文字:翟见英

本版编辑:翟见英

美 编:李 佳

校 对:翟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