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创立始末

张家口日报 02版要闻 2025年08月14日

王群永

《张家口日报》今年迎来80周岁生日。回首往昔,张家口日报社的几代人以其美好的初心、铮铮不息的创新精神,书写出一篇篇激人奋进的史诗,创造出一个个首开先河的画卷。特别令我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张家口日报社作为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的始创单位,在中国报纸副刊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

那是1986年10月初,我和同事应邀参加河北省杂文学会和《杂文报》联合举办的全省杂文研讨会。一天午饭后,我与当时的《河北日报》文艺部主任韦野聊天,聊到报纸文艺副刊时,韦野主任感慨颇深地说:“我们报纸文艺副刊的同志们很辛苦,也很不容易,但在全国新闻评奖中总是没有我们文艺副刊这部分。我们没有获奖作品,这就使报纸副刊的编辑、记者在评定职称、晋级问题上吃了很大的亏……”

听了韦野主任这番话后,我毫不犹豫地说:“韦主任,既然全国新闻奖评选没有我们文艺副刊,那我们何不自己成立组织,自己评奖,将来争取得到国家承认,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韦野主任听我这样说,当即一拍大腿,激动地说:“好啊!你来牵头组织,我支持你干。”

回来后,为尽快创建文艺副刊组织,我很快起草印刷出“新闻界报纸文艺副刊研究会”邀请函和入会申请表,印刷没有经费,由我本人垫付了85元印刷费。当时,邀请函和申请表除了给本省所有的报纸文艺(副刊)部发了以外,也给周边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报社文艺(副刊)部发了。发出的邀请函很快陆陆续续有了回音,有30多家省、市报社回函愿意参加“新闻界报纸文艺副刊研究会”组织。

1986年12月1日,“新闻界报纸文艺副刊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市迎宾馆举行。参加成立大会有30多家省内外、省市报社有关领导和文艺(副刊)部领导及编辑、记者。

会议期间,与会同志经过认真讨论了“新闻界报纸文艺副刊研究会”《章程》(草案),一致通过了研究会《章程》,组成了理事会,并选举了产生了第一届领导班子。自此,“新闻界报纸文艺副刊研究会”正式成立(河北省报纸副刊研究会同时成立,秘书处同样设在张家口报社)。

为了使研究会尽快发展成为全国性组织,我找到一本全国报刊征订汇编,根据上面的地址向全国1200多家各级各类报纸文艺(副刊)部发出一次次邀请函。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的会员报社发展到200多家,在全国报纸文艺(副刊)界有了很大的影响,但要成为一个挂有“中字头”的全国性组织还需要有国家级组织的认可。为此,我们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当时全国新闻评奖是由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负责组织,而且全国众多学会及研究会等都隶属于该会。1988年2月22日,我经过多方努力,找到了当时该会秘书长何光先,递交了我们申请加入“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的报告,同时将原名称“新闻界报纸文艺副刊研究会”改名为“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

1988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会长、秘书长联席会研究批准我们“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成为其团体会员。

1990年11月9日至14日,我们在广西召开的第二届代表会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十家大报文艺(副刊)部领导进入了新一届“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领导班子和秘书处。

随着“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在全国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我们每年举行一次年会;每年举行一次全国性报纸副刊作品评选和报纸副刊论文评选;先后出版了《生活的彩照》《无垠的视野》《中国报纸副刊新论》等专著;出版了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会刊》;先后举办了全国性报纸副刊的“健民杯”“侨兴杯”等征文;1992年11月7日至10日,在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镇江年会后,中国记协、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在中央党校联合举办了首届全国报纸副刊研修班;中国新闻奖评选也将报纸副刊作品纳入评奖系列。

1995年初,民政部发出《通知》,所有社团组织需要重新登记。经过大家几个月的努力,我们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终于获批,成为具有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国家一级学会。直至2000年以后,由于多种原因,研究会工作转至北京,我们不再做具体组织工作。

时光荏苒,日月穿梭。转眼我们创办的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走过了39个春秋,至今我每周都要走进报业大厦收取来自全国一些报社寄来的报纸。每当拿到报纸,我仿佛感受到当年创建研究会的激情,是张家口日报社给了我们书写中国报纸副刊史上新一页的力量和智慧。

(王群永,原张家口日报社编辑记者,原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创始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