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立秋:一叶落知天下秋
![]() |
扫一扫,领略二十四节气·童趣 |
本报记者 郝莹玉
“一声新雁南楼外,早送西风信息来。”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今年8月7日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岁时节日,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东汉崔《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报奏。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从立秋开始,阳气渐收,万物内敛。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立秋标志着秋季的开始,此时,“秋老虎”依然发威,暑气一时难消。不过,依然值得期待,秋风飒爽、橙黄橘绿的秋天越来越近了。
立秋还有很多习俗。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北方山区有“晒秋”的习俗,村民们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挂晒农作物。立秋这天还有称体重的习惯,若与立夏时的体重相比,减轻了就叫“苦夏”,那就需要食用美食佳肴来补一补,谓之“贴秋膘”。
众多文人墨客总会对秋天吟诗作赋抒发心怀。“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每次读到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这首《初秋》,眼前总会展现出一幅清新、幽静、恬淡的风景画卷……秋天,是最让人感觉惬意的季节,手捧厚重的古卷,细细品读这些意境深远的诗词,倾听大自然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