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人身险预定利率8月31日下调
同等投保条件下收益缩水明显
![]() |
|
7月2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触发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机制。同日,多家保险公司宣布调整新备案产品利率,普通型、分红型、万能型产品利率上限分别降至2.0%、1.75%、1.0%,原高利率产品将于8月31日24时起停售。
本报记者 乔宏玉
利率调整前后对比明确
据中国人寿张家口分公司信息,此次调整幅度显著:
普通型人身险:从原2.5%降至2.0%,降幅0.5个百分点;
分红险:从原2.0%降至1.75%,降幅0.25个百分点;
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从原1.5%降至1.0%,降幅0.5个百分点。
这是今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建立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后,首次触发下调,标志着人身险产品收益进入新区间。
客户收益差异案例显著
以30岁男性投保普通型终身寿险为例:投保金额50万元,保障期至终身,缴费期20年,每年缴费约2.5万元。
按原2.5%预定利率计算,若被保险人60岁时选择部分领取现金价值,可支取约28万元;至80岁时,累计可领取现金价值约62万元。
按新2.0%预定利率计算,同条件下60岁时可领取现金价值约25万元,比原利率少3万元;80岁时累计可领取约54万元,较原利率少8万元,长期收益缩水约13%。
业内人士指出,预定利率直接影响产品定价和收益测算,下调后同等保费对应的保额或现金价值会降低,消费者若追求同等保障,需增加保费支出;若维持保费不变,收益将明显减少。
消费者需理性应对
保险公司表示,将在8月31日前完成新老产品切换,保障客户权益。业内专业人士提醒,此次调整是市场利率下行的必然结果,消费者可根据需求在停售前合理配置产品,但需优先关注保障功能,避免单纯因利率调整盲目投保。
此次利率调整将重塑人身险市场格局,消费者应结合自身风险保障和长期财务规划,选择适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