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前端”分类投放“中端”收集运输“末端”高效处置
我市建成垃圾分类“全链条”处理体系
本报讯(记者 王松)自2019年启动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我市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构建了从前端投放到末端处置的“全链条”处理体系。
据了解,我市通过加强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及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推广焚烧处理技术,完善收运体系,显著提升了生活垃圾处理水平。目前,强制分类区域已配备垃圾清运车225辆。其中,其他垃圾清运车174辆、厨余垃圾清运车16辆、有害垃圾清运车7辆、可回收垃圾清运车34辆;建成转运站27个、可回收物分拣中心2个,并投入使用光大焚烧厂和城洁博文餐厨垃圾处理厂各1座。此外,全市还设立了12个再生资源交投点和37个大件垃圾收运点,进一步优化了垃圾分类收运网络,强制分类区域垃圾分类成效显著,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大幅提升,结构持续优化。
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可回收物由居民自行交投或通过上门收集方式,由专用车辆运送至分拣中心进行分拣;餐厨垃圾则通过专用车运至城洁博文餐厨垃圾处理厂进行资源化处理;其他垃圾经居民投放或收运至中转站后,统一送往焚烧厂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
当前,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推进,不仅提升了生活垃圾处理效率,也为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我市将继续深化垃圾分类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