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为了乡亲们的平安
——康保县道尹地北村防汛纪实
本报记者 王瑶 通讯员 刘雅轩
“我没想到我还能活着!眼看着水越涨越高,已经到了炕沿边,我都83岁了,腿脚不灵便眼睛也不好使……就在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黄园书记他们破门而入,把我背了出院子,放到装载机上,拉到村委会……”
7月29日,在康保县康保镇道尹地北村村委会,村民马荣老人回忆起7月26日凌晨被村干部救出来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有同感的还有任成梅老人:“那天夜里,眼看着水越涨越高,儿子进来要背我出去,我让儿子自己走,别娘俩都被淹了,儿子硬要被背我出去,正好村委会的人来了,把我们两个一起救了出去。当时,我真的以为我就没指望了!”想起当时的情景,老人至今心有余悸。
“接到县里的防洪的通知,25日一整天我们村委会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6个相对年轻的村民随时待命,除了必要的物资,我们还准备了两台装载机。25日晚上10点多还是中雨,11点就变成了暴雨,不到12点大水就来了,我们村东边低,水往东边流,由于地势低其他地方的洪水也向这里汇集,很快就把村东边淹了,我今年53岁了,没见过这么大的雨、这么急的水……”7月29日下午,康保县康道尹地北村,记者见到了村支书黄园。正是救灾最关键的两天,他没合过眼,只吃了一包方便面,嗓子还是嘶哑的,吃力地向记者回忆26日凌晨救灾的情景。
“12点半,我们救助的第一家是村最东边的袁美丽家,当时雨已经到炕沿了,60多岁的袁美丽和家属站在炕上,不知所措。”黄园回忆道。很快,救援人员发现装载机的轮胎已经完全没到水里了,不能再驾驶。黄园想到村民李飞家有一台规格更大的装载机,马上向其求助。李飞二话没说,开着装载机加入救援队伍,还借来一台装载机投入救援。一些村民也主动加入救援队伍,救援力量充实到16人。
26日凌晨4点,天蒙蒙亮,村里40户46名涉险群众已被全部安置到村委会。在大家的守护下,全村403人没有一人受伤,全村的2500多只羊、370多头牛也没有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