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涿鹿法院巧解漏水赔偿纠纷僵局

张家口日报 07版法治 2025年07月21日

本报讯(记者 孙媛 通讯员 高海峰 李世春)近日,涿鹿法院受理了一起因房屋漏水引发的纠纷案件,而看似简单的邻里房屋漏水纠纷,却因因果关联不清、损失金额存疑,面临着“损失扩大、赔偿难定”的僵局。

法院调解室内,原告王某与被告张某因漏水赔偿数额争执不下,王某要求包含20000元鉴定费在内的40000元赔偿,张某则坚称损失被夸大,要求继续鉴定损失。面对互不退让的双方当事人,承办法官立即梳理案情,经分析后明晰了该案症结所在:若再启动损失鉴定程序,不仅面临新的高额鉴定费用,对于价值本就不高的受损房屋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同时该案纠纷倘若不能及时化解,诉讼成本将如滚雪球般吞噬双方利益。

承办法官从稳控双方情绪、降低诉讼成本、协作提速解纷等多点出发,精准施策,通过“诉中鉴定——成本预警——全程调解——机构协作——费用减免——司法确认”的方式逐步突破纠纷难点。法官先是依据王某申请,迅速委托沧州市某司法鉴定中心明确因果关系,为责任认定奠定基础。随后,向双方警示二次鉴定将带来的额外经济负担,引导理性评估诉讼成本,并反复与双方沟通协调,逐渐拉近双方诉求距离。为减轻当事人压力,法官运用“专业机构协作机制”,主动对接鉴定中心,阐释案情调解僵局和当事人实际困难,促成鉴定机构积极响应“费用弹性减免机制”,破例同意减免5000元鉴定费并退还王某,为双方和解提供了重要基础。最终,在双方达成张某赔偿王某25000元(含剩余15000元鉴定费)和解协议后,为有效提升解纷速度,法官立即适用“司法确认快车道”,赋予调解书强制执行力。

案件圆满办结,纠纷尘埃落定,双方调解笔录上郑重签下名字后,一场邻里风波也终于平息。张某感慨道:“法官讲得在理,若再鉴定,光费用又要搭进去几千元。现在对方让了步,鉴定机构也帮我们省了钱,这结果我认。”王某也坦言:“早点解决省心,法官和鉴定机构都替我们考虑到了,我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