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为青少年撑起法治蓝天

——市检察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纪实

张家口日报 07版法治 2025年07月21日

日前,省委政法委、省检察院联合对全省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专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予以通报表扬,我市检察院第九检察部荣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专项工作先进集体。这一荣誉的背后,是第九检察部“未爱垣梦”未检团队多年来深耕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用心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懈努力。

本报记者 李颖 通讯员 驰轩 魏少明

市检察院第九检察部以“未爱垣梦”为名,化身未成年人的守护者,多项举措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精心汇聚起守护的“微光”。多年来,检察官们坚守岗位、履职担当,持续深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始终陪伴在孩子们身边,护佑他们向着阳光茁壮成长,迎着晨曦绚烂绽放。

以科技筑阵地,播撒法治种子

7月15日一早,跟随“未爱垣梦”未检团队引导员闫梦甜的脚步,记者来到位于市检察院门口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走过展示中国法治历史的四折屏、安全自护的V R互动区、以案释法的剧本杀演绎区,“场景+数字化”的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法治教育,可以让孩子们学中玩,玩中学。2023年12月正式挂牌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已经成为我市很多青少年法治启蒙的地方,为同学们送上“法治大礼包”,也成为了本地网红“打卡地”。

据市检察院第九检察部负责人介绍,基地建成以来,已迎接全市中小学生、幼儿园儿童1.3万人次参观学习。之后又先后挂牌“全市青少年道德与法治教育基地”“全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全市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2024年基地被评为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团队牵头制作的微电影等新媒体作品多部获奖,深受同学们喜爱。

以课堂为重点,深化法治教育

除了将青少年“请进来”在基地开展普法教育,市检察院第九检察部还“走出去”,落实检校合作机制,发挥法治副校长职能作用,同时编写各年龄段专属的法治教育精品课程。

“编写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课程读本,是我们落实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刘英介绍。为此,市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育工作者现场指导,区分小、初、高不同学段,编写防性侵、防校园欺凌、安全自护等10个专题30套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精品课程,并向全市中小学发放,为中小学法治教育提供教学参考,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目前,市县两级院院领导、未检检察官全部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2025年上半年累计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50余场次,受众3万余人次。

以行动护成长,筑牢安全防线

帮助未成年人从实施犯罪的迷途或遭受侵害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融入社会,是预防治理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重要方面,为此,市检察院坚持“双向保护”,既精准帮教涉罪未成年人,又用心关爱救助未成年被害人。

市检察院2024年初深入分析近5年全市未成年人犯罪形势和犯罪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为期半年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专项行动,在专项行动中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机制办公室职能作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重点区域、场所、行业专项治理活动。“我们通过加强对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早期干预,推动专门学校建设和规范化运行,推动建成社会观护基地20余个、家庭教育指导站90余个,实现了专项行动目标任务。”第九检察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充分发挥综合履职职能优势,积极发现案件背后的社会治理问题,2024年以来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60余份,同时加强源头预防,督促监护人正确履行监护职责,制发督促监护令160余份。因工作成绩突出,市检察院先后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