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文明之光映照“枢纽”本色
——中共张家口市委办公室荣膺全国文明单位侧记
本报记者 郭函冲 通讯员 谷文娟 赵龙飞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中共张家口市委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委办公室”)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的称号,这份荣誉的背后是市委办公室有效发挥“枢纽、参谋、助手、窗口”作用的真实写照,也是其将文明基因熔铸于践行“五个坚持”、持续提升“三服务”质效的生动实践。
走进市委办公楼,文明的气息与高效运转的脉搏同频共振。走廊里步履匆匆的身影,深夜中坚韧闪烁的灯光,会议室里热烈务实的讨论,键盘上此起彼伏的敲击,文稿里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展现着市委办公室这个“运转中枢”的工作日常。
文明的高度,源于理想信念的坚定。市委办公室深知政治过硬是立身之本,坚持把理论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每周五的集中学习、个人自学、机关大讲堂是每一位党员干部成长的阶梯,周五集体学习日、“周日大讲堂”、“青年读书班”等活动持续丰富着全办党员干部的学习日常。研读最新精神、探讨落实路径,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迸发,从理论学习中心组到支部“三会一课”,一张覆盖全员的学习网络,为文明创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动能。
文明的广度,见于创建的活力。市委办公室紧盯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目标要求,积极开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重温入党誓词、“模范机关创建”、“争一流、当冠军”系列演讲比赛等活动,持续推进在职党员“双报到”、城市志愿服务、扫雪除冰、国家安全教育“六进”等活动,一个个主题活动,在实践中培育了文明风尚,一项项志愿服务,在服务重大任务和民生需求中体现着文明的温度。
文明的价值,最终体现在服务大局的效能上。一份份凝聚智慧的调研报告、一篇篇精心打磨的汇报总结、一次次严谨规范的公文运转、一场场周密保障的重要会议……市委办公室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全面落实“快、稳、严、准、细、实”工作标准,谋全局、抓要事、献良策,有力发挥了统筹协调、参谋助手、督促检查、服务保障等职能作用,力求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高效运转的背后,是无数个夜晚中办公室不灭的灯光和伏案的身影。
冬奥会是张家口前所未有的荣光,也是市委办公室从未经历的大考。每一篇综合文稿、每一份涉奥公文、每一次重要会议,都是冬奥安全运转的神经末梢。每天深夜,市委办公室各科室的灯光在漆黑的夜幕下倔强地亮着,键盘敲击声如雨点般密集,文件翻动的哗啦声不时响起……冬奥会开幕前,这座城市的“运转中枢”已连续数周如此,从冬奥一线到机关后方,窗内的灯火与“雪如意”的璀璨遥相呼应,市委办公室用“舍”与“守”为冬奥盛会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16名同志获评省级冬奥先进个人,70名同志获评市级冬奥先进个人,受表彰人数占全办的74%,这份荣誉簿上写满的是实干与担当。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担当。当前,全市上下正处于交出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的关键时期,“全国文明单位”这块“金字招牌”,是对市委办公室过往成绩的充分肯定,更是在新起点上一往无前的力量源泉,持续激励广大干部,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优质的服务,抓改革、求突破,争一流、当冠军,努力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