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让政务服务有速度也有温度
——看阳原县“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
![]() |
阳原县数政局“数使命政青春”帮办团队工作人员认真开展大厅引导工作。 |
![]() |
阳原县数政局文教卫生股工作人员积极为办事群众解答办理问题。 |
![]() |
阳原县数政局建设项目股环评提前介入超前服务,为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和项目备案。 |
本报记者 马国萍 通讯员 仝辉 姚吕霞
早上八点半,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推开了阳原县政务服务中心的玻璃大门,他攥着一叠材料快步迈了进来,目光径直锁定“开办道路货运企业‘一件事’”窗口。
“听说现在办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能‘一窗通办’,我特地赶来办理。”他边说边递上身份证及材料,窗口工作人员接过材料,熟练地在电脑上操作起来,不到10分钟,一张崭新的许可证就交到了老人手中。
这位办证老人是阳原县东井集镇的赵廷林,此刻他惊喜地瞪大了双眼:“这要是搁以前,跑上半天不一定能办理出来,现在真是太方便了!”
这样的场景,如今在阳原县政务服务中心已是常态。近年来,阳原县数据和政务服务局紧扣优化营商环境主线,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将传统窗口服务模式升级为“移动审批大厅”,通过流程再造、数据共享、服务升级,让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快办”“好办”转变,不断提升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
走进阳原县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内,叫号声、打印机的嗡鸣声,交织成独特的“政务交响”,却不显嘈杂;窗口前,工作人员面带微笑耐心地解答着群众的疑问;自助服务区里,帮办员正俯身指导群众操作设备,屏幕的光影映着人们不时扬起的满意点头……这些流动的细节,共同勾勒出阳原县数政局提质增效的生动图景。
“以前办个营业执照变更,得先去市场监管局交材料,再跑到税务局改信息,光路上就得花小半天。”在县城经营超市的李女士回忆起过去办事的经历,仍有些感慨。而现在,她在政务服务中心的“企业开办专区”提交材料后,工作人员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实时将信息推送至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不到1小时就完成了所有变更手续。
在阳原县,“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打破了传统政务服务中部门之间的壁垒。过去,办理一件事情往往需要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准备大量重复的材料,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令人疲惫不堪。而现在,服务专区将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窗口的相关事项进行整合,实现“综窗受理、集成服务”。只需进入一个专区,提交一套材料,就能完成原本繁琐复杂的一系列审批流程,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与此同时,阳原县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坚持“审批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企业转”,将审批服务从政务大厅延伸至企业厂区、项目现场,实现从“坐等受理”到“上门问需”的服务质变。
今年,“高性能电介质陶瓷材料和热敏电阻材料及产品生产项目”计划落地阳原,项目落地之初面临企业注册未完成、项目负责人异地办公等难题。了解到企业诉求,阳原县数政局主动对接该县经开区招商中心,现场跨部门协同办公,当场完成企业注册登记、项目备案“一站式”办理。工作人员对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实施“超前服务”,现场指导材料准备,同步启动并联审批程序,并通过移动审批设备实时上传材料、在线审核,让企业“足不出户”完成全流程手续。该项目从对接需求到完成备案仅用1个工作日,较传统审批时限压缩70%,实现了“签约即服务、落地即提速”。
阳原县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局长王磊表示:“我们将继续聚焦群众和企业的需求,把‘便捷’做到极致,把‘服务’暖到心里,让每一个来办事的人都能感受到政务服务的温度与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