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夕阳追光人

张家口日报 02版要闻 2025年07月15日

本报记者 武殿森

【人物名片】

刘建中:铁路退休职工,摄影爱好者

2018年寒冬,崇礼太舞滑雪场,一场激烈的滑雪比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受邀请的市区摄影爱好者们齐聚赛场,乘坐缆车前往拍摄精彩过旗门瞬间的近山顶处。

当大家抵达缆车站,一位身高175厘米、体重80多公斤的汉子却面露怯色。任凭影友们热情拉拽,他却连连摆手,“别、别、别拉我,我恐高……”众人忍俊不禁,彼时的我内心也闪过一丝不屑。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

他倔强地背起沉重的摄影器材,在厚厚的积雪中深一脚浅一脚向山顶攀爬,身影如此渺小,却充满坚定向上的力量,令人心生敬佩。抵达山顶后,他全然不顾严寒,或躺、或爬、或蹲,以各种高难度姿势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

这位摄影人叫刘建中,今年68岁,一位有着40年铁路工作经历的退休职工。1989年,他拥有了人生第一台海鸥D F300胶卷相机,自此开启了与光影共舞的岁月。在北京铁路局张家口车务段工会工作期间,他用镜头记录下无数铁路运输与建设的珍贵画面,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铁路发展的历史印记。

在刘建中摄影生涯中,2017年11月8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刚退休不久,他受北京铁路局邀请,前往京张高铁正线最长的八达岭隧道拍摄开挖施工。走进隧道,泥泞的地面、滴答的漏水声、震耳欲聋的机械轰鸣,穿梭往来的运输车、手持风镐在崖壁钻孔的工人,泥花四处飞溅……一幅震撼人心的施工图景。拍摄环境艰苦,但刘建中毫不犹豫一头扎了进去,一待就是大半天。等他从隧道出来时,已是满身泥水,工友们打趣他成了“泥腿子”,可他内心却满是激动与自豪——这是他首次拍摄申冬奥成功后的京张高铁重大工程,也点燃了他持续记录冬奥相关工程的创作热情。

此后,无论酷暑还是寒冬,在怀来官厅水库大桥、张家口站、崇礼太子城站等京张高铁张家口段各个施工地,都能看到刘建中的身影。为了拍摄张家口站夜晚施工场景,他小心翼翼摸进对面毛坯楼,徒步攀爬15层,专注拍摄了整整一个多小时。在冰天雪地中,他用镜头记录下冬奥村、颁奖广场等项目建设过程,更是全程见证了“雪如意”从山体开挖、基础施工,到惊艳亮相的全过程。

多年来,刘建中对摄影的执着与热爱结出累累硕果。他的作品多次在各类赛事中获奖,其中记录京张高铁建设的照片被中国铁道博物馆永久收藏;《激情冬奥,雪域崇礼》组照荣获河北省第22届摄影艺术展(专题类)金奖;《沸腾的雪场》在2022年7月的大众摄影专刊上刊登。2014年,他先后被河北省摄影家协会评为优秀会员,被张家口摄影家协会授予摄影突出贡献奖。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的兴起,不甘落后、勇于尝试的刘建中再次踏上新征程。他说服老伴,投入两万多元购置了无人机、专业微单等设备,一头扎进视频拍摄与剪辑的新领域,以全新的视角和心境,紧跟时代潮流。

热爱生活、钟情摄影的刘建中,穿梭在家乡的崇山峻岭间,用镜头捕捉乡村的秀丽风光,记录百姓生活的点滴蜕变。他将这些作品发布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为张家口的文旅宣传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摄影让我充满活力,点燃了我对生活和自然的无限激情。而视频创作又为我打开了全新的世界,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乐趣。”刘建中的眼中闪烁着热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