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机制织密防汛“安全网”

张家口日报   2025-07-14  

本报讯(记者 郭霞 通讯员 朱广涛)针对“旱涝急转”特点及山洪、城市内涝等风险,我市出台《防汛抢险工作机制》,通过全链条责任、隐患排查、应急响应等六大机制,将防汛工作从事后处置推向事前预防,为汛期安全筑牢“防护墙”。

责任链条纵向到底,破解“谁来防”难题。机制明确从市防汛指挥部到村(社区)各级责任,构建起“党政领导、防办统筹、属地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新格局,解决以往责任落实模糊、指挥不畅等问题。

隐患排查清单化,每月“体检”防微杜渐。推行“10项每月必查”制度,覆盖地质灾害、城市内涝、应急物资等重点领域,每月全面排查,把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预警呼应直达末梢,2万网格员打通“最后一公里”。气象预警精细到村,结合数字推送与网格员人工叫应,提前划定防范区、预置救援力量,确保预警信息“村不落户、户不落人”。

基层获“临机决定权”,“主动避”取代“被动转”。机制明确橙色预警或Ⅱ级响应时,基层可实施“九停”措施及“撤、封、控”强制措施,变“等指令”为“敢决策”,最大程度保障群众安全。

据了解,该机制还规范了应急响应启动、联合值守等流程,将有效提升防汛工作的精准性和效率,让各级防汛人员“懂指挥、会处置、善统筹”。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