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发绿电2.5亿千瓦时70余户村民就近放牧

尚义县牧光互补项目绘就生态新图景

张家口日报   2025-07-14  

本报讯(记者 王宁 孙晓亮 通讯员 史惠英)在尚义县大苏计乡,400兆瓦牧光互补项目以“板上发电、板下放牧”的创新模式,绘就了一幅能源转型与生态治理协同推进的绿色画卷。项目投运至今,累计发电量突破2.5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9.95万吨、节约标准煤7.5万吨,为郝家地村2400余只牛羊提供了理想放牧空间,成为区域能源优化与生态改善的标杆范例。

作为河北省重点项目,尚义县400兆瓦牧光互补项目占地面积达1万余亩,项目选用650瓦/块的单晶硅双面光伏组件,这些光伏正面吸收太阳光发电,背面利用反射光进行发电,年发电量较传统组件提高15%。同时,该项目创新性践行“牧光互补”理念,将光伏发电与畜牧养殖深度融合,2.5米高的光伏支架比常规高出1倍以上,12.5米的排间距搭配抗碰撞混凝土支柱,确保放牧时牛羊能顺利通过,光伏板化身“天然凉棚”,为牛羊遮阳避风。同时,220千伏升压站配备储能设备及调相机系统,可储存15%电量并动态稳压,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随着电站建成,大苏计乡郝家地村村民见证了滩地变牧场的奇迹。村党支部书记闫林感慨:“过去风沙肆虐、牧草稀疏,如今连片光伏板成了防风固沙的屏障,减少水分蒸发,草场覆盖率显著提升。”全村70余户养殖户的2400余只牛羊实现就近放牧,部分村民转型为光伏运维技术员,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尚义县这一“牧光互补”模式,同步实现了发电增益、畜牧提质与生态修复,为张家口市“光伏+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如今,“板上绿电流淌、板下牛羊成群”的盛景,正成为坝上地区探索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