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护士邻居教科书式急救挽回生命
本报记者 胡程利 通讯员 吕利雅 吕佳惠
6月23日,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二十二病区护士刘阳,收到一面锦旗。送锦旗的不是别人,正是特意从外地赶回来的邻居大姐。锦旗上,闪亮的“深夜急救显身手邻里真情暖人心”几个大字,牵出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救治故事。
5月16日凌晨3时35分,当整个城市已经进入梦乡时,桥东区某居民楼内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电话铃声。
“妹子,我爱人可能出啥事儿了,你能帮着到家里看看不?”熟睡中的刘阳接起电话,话筒中传来的是邻居大姐的声音,语气中满是焦急。
大姐家中以做批发生意为生,此时身在外地。因为担心店里备货的情况,几个小时前曾给家中视频沟通时,发现丈夫有些意识不清,走路也晃晃悠悠的。结合丈夫因病长期服药的情况,大姐十分担心,便第一时间想起向在医院工作的刘阳求助。
“姐,别着急,我马上过去!”挂断电话,刘阳迅速叫醒丈夫,两人急忙赶往邻居家。推开虚掩的房门,眼前的情景令人揪心:大哥半趴在地上,上半身搭在床上,脸色发紫,已失去意识。刘阳立刻上前检查,发现他颈动脉搏动微弱、呼吸浅慢、压眶反射不明显。在垃圾桶和柜面上,她还发现安乃近、氯硝西泮等多种药物,初步判断为药物混合中毒。
人命关天。夫妻二人赶紧把其抬起平放于床,将头偏一侧防止窒息。刘阳一边果断为其实施心肺复苏,一边指示丈夫拨打了120。期间二人不断尝试唤醒患者,并寸步不离守护其身旁。经过前后五轮的心肺复苏,终于使其渐渐有了意识。
凌晨3时50分,120急救人员抵达现场。凭借刘阳提供的精准药物信息及初步急救措施,急救团队迅速开展生命体征监测与高级生命支持。因为邻居大姐身在外地无法到场,担心患者安危,刘阳夫妇又全程陪同患者进行转运,而她在突发危情前所展现出的专业判断力、高效急救能力及关键信息捕捉力,为抢救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妹子,可真是多亏了你!有医生做邻居就是最大的福气。”收到丈夫转危为安的消息,身在外地的大姐喜极而泣,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向刘阳夫妇表达了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