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散文选萃
金黄的玉米垛
许晓萍
公公患上精神分裂症,一生未能痊愈。而立之年,娶身有残疾的婆婆为妻,与父母、兄弟一家同住一个屋檐下。
生产队时,他只能挣到别人一半的公分,一家人生活异常艰难。婆婆幼年时得了腰椎结核,没有恢复好,剖宫产生下姐姐。舅舅舅妈考虑到她的身体不让她再生育,通过乡亲从万全孔家庄西十五里地的一个村庄抱回刚刚出生三天,也是我现在的丈夫。丈夫一天天长大,活泼可爱,一家人其乐融融,日子也有了盼头。
我和丈夫刚结婚,赶上了秋收。这对于没干过农活儿的我来说是一件好玩儿的事情。太阳初升,阳光洒满院子,公公磨着一把小巧的镰刀。磨好后,用右手的大拇指在刀刃上轻轻地拨了几下,合上镰刀递给我,嘱咐我要小心,千万别砍了手。
到了地里,公公先绕地一圈,观看了庄稼的长势,掂量着一根大玉米棒子,欢喜的微笑。割到地头,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吃饼子苹果喝水,公公挑选一根翠绿的秧子,用镰刀修修剪剪后递给我说:“吃吧,可甜了。”丈夫说这叫甜杆杆,小时候每年秋收,公公都会给他和姐姐削。
日上中天,我们三人先回家,公公留下来整理秧子、遛棒子。丈夫割得最快,但丢的棒子最多,秧子也扔得横七竖八的。我虽然最慢,手上还打了水泡,但秧子码得整整齐齐,只丢了两个棒子。公公高兴地夸赞我:“不容易,能拿绣花针,又能拿镰刀,真的不容易。”
公公剥玉米皮前,先把皮子一片一片的辫好,做一个蒲团。姐夫嚷嚷到:“人家媳妇儿又不是没给你拿垫子,辫它干啥呢?”姐夫年年说,公公年年辫,像个纯洁的孩童,完全沉浸在他的玩具世界里,不受干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直到玉米被卖掉,公公每天都要抚摸它们,把它们一条一条的摆整齐,还要和它们喋喋不休地说话。姐夫是体会不到那种丰收的喜悦带给公公的幸福和快乐。
冬天,公公歇工。他爱看书写字,顺手捡起的一张纸片,也要写得密密麻麻。他高兴的时候,就会哼哼着唱几句,婆婆说:“你爸爸好几年没犯病了……”
2019年秋收后,公公病倒了,因为脑出血压迫神经瘫痪。出院后,丈夫和单位请了四个月假,陪公公做康复。
再次秋收时,丈夫挑起了大梁,他比以前细心了好多,也周全了好多。早晨迎着阳光,拿起镰刀,敲一敲玻璃,对父亲说:“走,割玉米去。”公公微笑着看着儿子说:“割不了了……”有些遗憾,但更多的是欣慰。
五年后,公公到了弥留之际,丈夫每天下班后都回去陪他,在他的床边放了一张单人床,就那样看着他,守着他。最后一个星期,公公总是对他儿子说:“你抱抱我,你抱抱我……”丈夫说:“好,我抱抱你。”
公公走的时候非常安详,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场,都在和他很认真地告别。
新的一年秋收又开始了,轰隆隆的联合收割机开进了地里。只有半个小时,砍秧子,掰棒子,扒皮子,切秧子,装车,一气呵成。丈夫说:“爸爸,你看,再也不用咱们自己收拾了。”
院子里整整齐齐地码着两大垛玉米,金黄金黄的,阳光洒进院子里,也是金黄金黄的。再也看不到公公辫蒲团,再也听不见他开心的哼唱,但好像每时每刻他还和我们在一起,就像我唯一一次在梦里看到的那样,公公穿着一身整洁的蓝色中山装,在院子里进进出出地忙碌着……
平凡而弱小的公公,如草芥一般的人生,在后辈心中却是一座山,也是一栋金灿灿的玉米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