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晓东历时十余年出版《赤城花木》

系统记录600余种本土植物

张家口日报   2025-07-08  

本报讯(记者 吕慧)近日,赤城县文化工作者明晓东编撰的自然类图文书籍《赤城花木》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赤城县境内600余种植物,进一步对本地植物进行了相对系统考察和跟踪记录。

《赤城花木》一书分为上下两卷共6个章节。第一章写的是《诗经》里的植物,其中收录了《诗经》中提到的植物80多种,把它们作为两千年间的时间纽带,让这些植物连接起现在和过去,为此明晓东查阅大量史料专著,认真辨析考证;第二章是驿路上的植物,贯穿赤城县境的白河通道在元代被辟为重要驿道,明清以来也是沟通塞外的重要通道,通过对元代、明清诗词的辨析、归纳,赋予特定的文化氛围,该章收录驿路花木53种(含菌类);第三章收录了故乡的田园植物,村边地头花木52种,唤起很多人童年的记忆;第四章收录了128种路边花草,这些人们常见却又常忽略的花草,很多叫不上名字,但它们却在药疗和食用上占有重要的位置;第五章收录的是深山花卉,有着较强的地域性,多数是人们很少见的植物,这一章也是本书体量最大的一章,共收入220种花草;第六章收录的是在海陀山上生长的“国宝”兰花等,共计9种。

该书对所收录植物的记录非常详尽,花木I D卡详细记载了植物的科属种、外观特征、分布情况和生长环境等信息,还配有彩色图片以及叶、花、果实等其细部特征照片,全面、清晰地展现了植物的全貌,从而帮助读者准确地识别与分类相似的植物。此外,本书收录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大花杓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软枣猕猴桃、野大豆、紫椴以及濒危植物黄花列当、紫椴、蒙桑等。

明晓东今年54岁,现任赤城县融媒体中心主任,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赤城花木》的写作缘起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当时明晓东时常参与县里的接待工作,在介绍家乡风土人情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植物作为乡土文化一部分,具有独特魅力。“从那时起,我便开始观察身边的花草,并有了认识和收集的兴趣。”明晓东说。行走于长城脚下,拍摄于山野之间,这些经历在他心中埋下了热爱植物的种子。特别是2015年调任赤城县电视台工作以来,他利用周末持续对赤城境内的植物进行拍摄。也正是在这些年的积累过程中,他形成了编写《赤城花木》的想法。

据明晓东介绍,赤城县地处冀北,地貌多样,生态环境丰富,植物资源具有代表性和多样性。2015年开始,他在赤城南部的海陀山、北部的冰山梁、西部的摩天岭和东部的黑龙山对一些花木的生长周期进行跟踪拍摄。通过细致的拍摄、调查和整理,他对本地的花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而这背后,则蕴藏着明晓东数年的辛勤付出与汗水。

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研究专家李永霞介绍,《赤城花木》的出版,不仅是对本地植物的首次系统梳理,也为今后张家口乃至周边地区的生态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蓝本。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摄影笔记或科普读物,更是一份珍贵的地域生态文化遗产。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