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涿鹿县以强化风险防控能力建设构建食品安全共治新格局
![]() |
|
本报讯(记者 宋锦丰 通讯员 张丽萍)为有效应对食品安全监管新形势、新挑战,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涿鹿县积极行动,以机制创新为矛,以技术赋能为盾,通过食品安全监管“小切口”改革,打造食品安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织密社会监督网络。为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对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的促进作用,涿鹿县探索建立食品安全社会监督“123”机制。一支由外卖小哥、退休党员干部、食品从业人员、学生家长等热心群众组建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队伍正在深入大街小巷,“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日”活动定期开展,日常线索通过便捷的联络群实时流转,及时处置。监督的目光聚焦在学校、幼儿园、养老院食堂、网红餐厅及食品“三小”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从业单位。通过群众参与、社会监督,凝聚起食品安全社会监管合力。
建强技术监管体系。涿鹿县通过技术赋能,为监管装上“千里眼”与“顺风耳”。精心打造“食安驿站”,每周为群众提供“你送我检”服务,现场出具检测结果,使群众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所购食品的安全状况。配合重点单位全覆盖的食品快检以及问题食品跟踪抽检,建立起一张高密度、高效率的风险隐患筛查网。发挥数字化监管优势,推动“明超亮店”与“明厂亮造”智慧监管项目在2家食品生产企业和2家大型超市试点,通过高清摄像头与A I智能抓拍,对关键环节违规行为实现全链条、无死角监控,监管人员足不出户就能实时掌握企业食品安全管理状况,使企业主体责任在技术凝视下压实筑牢。
畅通多元监督渠道。监督渠道的广度决定共治的力度。涿鹿县在县融媒体中心设立“食安在线”专栏,打造食品安全透明窗口,既展示标杆经验,也曝光问题隐患,通过全民评议监督,推动企业诚信守法经营;“笑脸”标识被授予优秀单位,引导消费者“认笑脸、找笑脸”,鼓励企业“争笑脸、创笑脸”,以舆论力量激发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内生动力;经营场所内设立的“服务台”清晰公示负责人与监管人员联系方式,确保消费者诉求直达快办,将纠纷化解在源头,提升群众的安全感与满意度。
这一系列组合拳,正悄然提升涿鹿的食品安全管理质效,社会监督员的敏锐目光与技术监管的科技赋能形成互补,多元的监督渠道让群众的焦虑得以疏解,而“笑脸”标识则让诚信经营变得“可见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