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市老艺人服务中心接收著名晋剧艺术家刘俊美生前改编22本传统晋剧剧目

张家口日报 07版长城·聚焦 2025年06月26日

本报讯(记者 郝莹玉)我市老艺人服务中心为筹备编辑《张家口濒临失传传统晋剧剧目》(书名暂定)一书,开展多方搜集整理流散于民间的晋剧剧本,日前,接收到我市著名晋剧艺术家刘俊美生前改编整理的22本传统晋剧剧目,为该书的编辑提供了珍贵史料。

此次接收的传统晋剧剧目由其女金姝利交付张家口老艺人服务中心,22本传统晋剧剧目包括《碧游宫》《梅绛雪》《凤台关》《黄沙岭》《五岳图》《少华山》《贺后骂殿》《铁弓缘》《法门寺》《三娘教子》《花田八错》《凤仪亭》《龙凤面》《桑园会》《包公铡国舅》《戏言蒙冤》《秋胡戏妻》《九件衣》《李白醉写》《汴梁图》《封神演义》第一本(苏护反商)和第二本《炮烙柱》。其中包括濒临失传的稀见珍贵晋剧剧目《碧游宫》《梅绛雪》《五岳图》《黄沙岭》等。

刘俊美,1936年出生于梨园世家,念过私塾,接受过新文化教育。14岁正式登台,出演硬功戏《凤台关》,一炮走红。凭借着扎实的功底,在晋冀蒙三省区享有盛誉。20世纪70年代,在张家口地区青年晋剧团从事戏剧教学工作,改编现代戏《红缨枪》《小刀会》等剧本,在张宣两地演出获得成功。此后为张家口地区青年晋剧团导演大型革命戏剧《蝶恋花》,连场演出,场场爆满,获得观众好评。其一生热爱晋剧事业,面对传统晋剧濒临失传的境况,致力于晋剧剧本的改编整理。

晋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张家口地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时代的变迁,众多传统剧目面临失传的危机,此次市老艺人服务中心抢救性搜集整理工作,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专业性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