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大岭堡村:让老人乐享幸福“食”光
本报记者 亢春宁 通讯员 王怡宁
初夏时节,赤城县炮梁乡大岭堡村绿意盎然。晚饭前,村口休闲区早已聚集起不少老人,他们或闲话家常,或笑谈趣事,满心期待着食堂开饭。
大岭堡村位于炮梁乡东南部,距乡政府6公里,村内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常住人口多为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仅70岁以上人口占比就达45%,老龄化问题突出。为了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养”,炮梁乡从“一顿热乎饭”入手,以老年食堂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打造“悦享夕阳”服务品牌,引领完善农村养老助餐服务体系。
下午4点,食堂内饭菜飘香,老人们陆续前来就餐。宽敞明亮的餐厅里,包子、鸡蛋汤、炒菜等家常饭菜在取餐区整齐码放,工作人员忙着为老人们盛着饭菜,询问着菜量的多少。78岁的独居老人录有林是食堂的“忠实粉丝”,每天一到饭点便与大家结伴去食堂就餐。73岁的范金兰老人与老伴还带来自家腌制的咸菜与大家分享。一个月200块钱的伙食费,能吃到热乎味道还好的“自家饭”,大家都赞不绝口。
为确保可持续发展,食堂坚持非营利性原则,采取“带贫资金+社会帮扶+少量餐费”的运营模式,按照每人每天10元标准,80岁以上老人免费,70至79岁及“五保”老人每月缴纳200元标准提供饭菜。同时,村委会严格把控食材采购、烹饪、卫生等环节,结合老人饮食习惯定制菜谱,并依托庭院经济,力求实现蔬菜自种自收,既降低成本,又保障新鲜度。
“老年食堂的开办不仅为村内的老人们提供了美味可口的饭菜,保证了老人的营养需求,也让老年人能够有机会走出‘小家门’,走进‘大家庭’,串联起乡村老人的幸福晚年,为乡村振兴绘就温暖底色。”大岭堡村党支部书记王有清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