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夏夜烟火重燃张垣“夜经济”升温

——探访张家口夜间消费新图景

张家口日报 07版市场与消费 2025年05月20日

本报记者 李响 宋锦丰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张家口的街头巷尾升腾起久违的烟火气。帝广夜市、东泽市场小吃街等地人声鼎沸,食客络绎不绝,夏夜的“热浪”与消费的“热力”交织,绘就出一幅充满活力的城市图景。随着气温攀升,张家口市区夜经济如星火燎原,银座商圈、帝广夜市、东泽市场等地的夜间消费场景渐次点亮,升腾的烟火气中,张家口的“夜经济”正以多元业态和创新场景焕发新生。

晚上8点,桥东区帝广小吃一条街迎来客流高峰。玲珑炒酸奶、小伙麻辣烫、阿沧东方羊肉串等摊位前,食客们摩肩接踵,摊主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的焦香与果茶的清甜,灯光与热气交织成独特的夜市氛围。“50元就能尝遍好几样特色小吃,下班后约朋友来这儿解馋,特别放松!”市民李女士边品尝炸鸡串边感慨道。据摊主介绍,暑期客流量较平日增长超三成,部分摊位日均营业额突破千元。同样,在经开区东泽市场入口处,水果摊主老张正麻利地将西瓜堆成“金字塔”,吆喝声穿透夏夜热浪:“沙瓤西瓜,两块五一斤!”不远处,大学生小刘捧着刚买的冰镇酸梅汤,和同学挤进麻辣烫摊位前的长队。

与此同时,南口步行街的绿皮火车主题街区成为新晋打卡地。改造后的火车箱内,创意餐厅、咖啡吧、酒吧错落有致,工业风与文艺范交融,吸引年轻消费者驻足。“既能喝啤酒吃小龙虾,还能感受老火车站的怀旧氛围,体验很特别!”市民韩东表示。街区紧邻南口工业主题公园,历史与现代的碰撞为夜经济注入文化内涵。

除了餐饮,亲子项目也为我市的“夜经济”添砖加瓦。

晚8点的银座商圈南广场,露天儿童游乐区霓虹闪烁。旋转木马、蹦床城堡等十余个项目前,家长们手持“畅玩卡”排队等候。“充200元送50元,孩子能玩遍所有项目!”带着双胞胎女儿的王女士擦着汗笑道。据商圈运营部经理介绍,5月以来夜间客流同比增加四成,亲子消费占比超60%。

而毗邻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的东泽市场,成为今夏夜经济的“黑马”。晚10点,烤冷面摊主老周的铁板嗞嗞作响,学生模样的顾客举着手机扫码支付。“学生爱拼单,一份冷面加烤肠才12元,一晚上能卖200多份。”他指着身后印有“东泽夜食”L OG O的围裙笑道。

市场深处的“水果西施”阿琳正直播推销丹东草莓,手机支架旁摞着待发货的泡沫箱。“线上订单占一半,学生们喜欢‘宿舍拼团’。”据统计,该市场5月夜间营业额较4月翻番,其中水果、小吃类占比超七成。

夜经济的毛细血管在街角巷尾悄然延伸。清水河畔,流动摊贩王师傅的绿豆汤摊前排起长队:“三块钱一杯,每天熬三锅都不够卖。”胜利桥头,下岗职工刘姐的手工编织摊吸引年轻女孩驻足,“一晚上能赚百来块,比打零工自在”。

华灯渐隐,帝广夜市收摊的推车声与早班公交的引擎声交错。这座北方山城的夏夜,正以升腾的烟火气,书写着平凡生活的热辣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