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以党建“红心”点亮职教“匠心”

市职教中心“扩建”“职教小院”书写服务社区“大文章”

张家口日报 06版教育 2025年05月20日

本报讯 (记者 朱晨晖 通讯员 贾炜 李龙)5月15日上午,张家口市职教中心联合桥西区委组织部举办“职教小院”品牌推广暨学校社区党建联建对接仪式。

2023年,市职教中心在桥西区委、区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以党建引领、校地联建为纽带,创新打造全省首个以党建引领职业教育深度服务社区的“职教小院”实践平台,首个示范点落地桥西区明德北街道营城子社区,成为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基层治理的有益尝试。

仪式上,市职教中心13个党支部与桥西区13个社区进行党建结对共建,将“职教小院”推广覆盖至桥西区7个街道的全部社区,以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资源下沉基层,探索学校社区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职教动能。

聚焦职业教育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以“技能培训+文化传承+基层治理”三位一体模式为核心,学校和社区将依托“职教小院”平台,积极开展非遗技艺传承、新市民技能提升、智慧助老等民生服务项目,努力实现年服务居民超5万人次的目标。

“此次‘职教小院’品牌推广计划的核心,是以党建联建为突破,推动学校党支部与桥西区社区结对共建,实现‘三个融合’。”市职教中心党委书记秦占军介绍说,一是组织融合,通过支部联学、党员联户、活动联办,构建“社区需求清单”与“学校资源清单”精准对接机制,让党旗飘扬在服务一线;二是资源融合,依托学校专业群优势,将餐饮服务、康养护理、数字技术、文化艺术等教育资源转化为社区治理的“动能包”、居民生活的“幸福剂”;三是文化融合,以“职教小院”为平台,弘扬工匠精神、传播技能文化,打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社区教育生态。

据了解,“职教小院”以数字赋能与产教融合为双引擎,计划开发线上服务模块,实现课程预约、资源配送“一网通办”,并联合文旅、康养等产业共建实训基地,定向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同时,通过“校社企”协同机制,推动职业教育与社区需求精准对接,打造可复制推广的基层服务样板,为提升民生福祉、促进产业升级提供实践支撑。

“职教小院”不仅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更是一座连接教育与民生的桥梁,其核心服务功能有三项。一是技能培训,赋能终身学习。针对老年群体开设“营养膳食”“智能手机应用”“健康护理”课程;为青少年定制“青春健康教育”“职业体验开放日”“非遗技艺传承”;为新市民、待业青年、退役军人提供“烹饪技能”“安检技能”“计算机应用”“电商运营”等技能认证培训。二是文化传承,激活社区活力。依托堡子里、大境门、察哈尔都统府等古建文旅等资源,与学校共建“知行导游研学社”“非遗工坊”等载体,开发文创产品;联合社区举办“古建文化节”“职教成果展”,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职教融合创新。三是基层治理,共建和谐家园。“职教小院”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优势,组织各专业师生深度参与社区治理与服务,构建“专业赋能+基层需求”的共建模式,助力打造平安、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康养护理专业,进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以服代训”提供老年健康监测、康复护理等公益服务;动漫游戏专业,参与社区工美艺术实践,用创意活化街巷空间;烹饪专业,在“口菜”基础上,研发“特色社区营养餐”,推广本土饮食文化;心理教研室,开设“青春健康课堂”,为青少年及家庭提供心理辅导;计算机专业,协助社区大数据平台建设,优化人口管理、便民服务等数字化治理;现代服务专业,为辖区商户、社区工作者提供礼仪规范、安检技能等职业培训;建筑专业,成立“社区古建保护小组”,运用测绘绘图技术记录古街巷建筑形制,编制社区文化遗产分布图,开设“老房子故事会”传承历史记忆;电商直播专业,启动“社区网红孵化计划”,针对餐饮店、手工作坊等小微商户,开展手机拍摄、话术设计、流量运营等实操培训,策划“老街好物带货周”活动,通过直播推广土特产、非遗工艺品,助力传统商业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