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新青年
青春在泥土中绽放
![]() |
|
本报记者 郑媛媛
【人物名片】
温诗坤:宣化区深井镇党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清晨的宣化区南街村,一个年轻的身影已走进田间。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玉米长势、灌溉难题,裤脚沾满泥土却步履坚定——这是2021届选调生温诗坤在村的第三个年头。“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他的驻村日记扉页上,这句话被反复描摹,成了扎根基层的无声誓言。
2021年10月,刚走出校园的温诗坤担任南街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面对方言不通、村民观望的困境,他带着“三件套”走遍全村:帆布包里装着政策汇编,笔记本记满家长里短,手机相册存着每块田地的“病历档案”。三个月走访327户,整理出5000余字的村情报告,标注出17处待改造危房、23户慢性病家庭。当发现村东头王大爷家因信息滞后错过医疗补助时,他连夜设计“政策明白卡”,用图示取代文字,让惠民政策真正“看得懂、用得上”。
2023年调任镇党政办负责人后,温诗坤的办公室总亮着全镇最晚的灯。千余份文件分类建起“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12345热线回复创“1小时响应+3天办结”模式。有一天深夜,接到村民反映水管爆裂的情况,他顶着暴雨协调抢修,天亮时浑身湿透却笑着说:“群众急难愁盼的事,等不起也慢不得。”全年98.7%的满意率背后,是173次这样的“马上就办”。
“要让每个党员都成为一面旗。”2024年担任党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后,温诗坤创新推出“田间党课”,把组织生活开到蔬菜大棚、养殖基地。策划的“七一”晚会上,返乡创业青年自编快板《乡村振兴有奔头》,短视频播放量破万。更令人欣喜的是,28名返乡青年递交入党申请书,90后网格员李娟说:“温主任让我们看见,青春扎根土地也能闪闪发光。”
从青涩学子到“乡村百事通”,温诗坤的皮鞋换成运动鞋,书生气里添了泥土香。他帮扶的贫困户发展起庭院经济,设计的政务流程成为区级模板,培养的年轻党员组成助农直播团队。当被问及坚守基层的动力,他一直坚信自己的座右铭,“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也是新时代青年干部的担当,把根深深扎进泥土,才能让理想抽枝展叶,绽放出乡村振兴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