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绿色能源的转型密码
——数说新动能(一)
![]() |
张北县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基地。武殿森 摄 |
本报记者 张凤燕 通讯员 宋海鑫 史惠英
今年一季度,我市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规模达186.9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00.4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78.5%。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市已突破4000万千瓦,稳居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
作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我市何以在新能源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断试水、破冰、探路,走出一条高效开发、智能输送、多元消纳、储能调节多点发力之路?
绿电如何发得好?
板上生绿电,板下牧牛羊。在尚义县大苏计乡,1万余亩光伏矩阵熠熠生辉,一块块双面发电光伏板正将光能源源转化成绿电,这是去年11月1日并网投产的尚义400兆瓦牧光互补光伏项目,今年一季度,项目发电量1亿多度,预计年发电量可达6.3亿度。
在同一时间节点,国家电投河北公司张家口公司宣化风储氢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16号风机顺利并网,预示该公司在张家口区域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突破百万千瓦。该公司在张家口区域已建成投产19个新能源项目、13座新能源场站,年发绿电超16亿千瓦时。
追风逐日,我市100多家新能源发电企业构建起绿电生产矩阵,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从2015年的846万千瓦,发展到现在的4000万千瓦。我市实现了从传统能源消耗曾长期占据主导到成为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的华丽转身。
在绿色转型的时代大局中,既要看清脚下之路,更要坚定前行之路。
我市可再生能源有序规模开发,为什么“能”?
先看优势,我市域内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40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可开发量超过3000万千瓦,资源优势凸显。我市地处京冀晋蒙交界区域,位于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和冀晋蒙(外长城)经济圈交汇点,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2015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我市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政策优势成为吸引众多企业前来投资建厂的关键因素。
再看力度,2022年,我市发布《关于风电项目由核准制调整为备案制的公告》,实施风电项目由核准制调整为备案制,风电项目企业仅需1个工作日即可完成项目备案,极大提高了审批效率。同时,我市陆续出台《新型能源产业规划(2021——2025年)》《关于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张家口市关于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国家碳达峰试点(张家口)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经过县区、企业和部门的共同努力,加速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
2024年12月31日,张家口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察汗淖尔流域治理+乡村振兴光储项目一期80万千瓦实现了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由康保县50万千瓦和尚义县30万千瓦光储项目组成,年平均发电量一共可达16亿度。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项目立项之时,省、市、县有关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协调,相关部门积极帮助跑办各种手续,从方方面面为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仅用2个月时间完成了项目选址和土地租赁;用1个月时间完成了招标文件编制工作,康保和尚义两个项目在2024年9月同时开工,工程创造了百日建成并投产的建设奇迹。
绿电如何送得出?
绿电发得好,关键得送得出。一直以来,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特征使得其大规模并网消纳成为世界级难题。
2018年2月,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开工,经过2年多建设竣工投运。工程新建中都、康巴诺尔、阜康和延庆4座换流站及·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显著提升了张家口新能源外送能力,全面提高了京津冀地区绿色电能比例,为破解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消纳的世界级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2020年8月,张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投运,每年可为雄安新区输送7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为实现雄安新区100%清洁能源供电提供重要支撑。
2024年10月,张北至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也正式投运,每年可向京津冀鲁苏等地输送电能超700亿千瓦时。
今年3月1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同——怀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工建设,作为张家口地区开工建设的第三条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该工程设计年输送容量达800万千瓦,建成后可将张家口及晋北地区的绿电直送京津冀负荷中心。届时可满足张家口配套2000兆瓦风电送出需求,每年可以促进新能源电量消纳超146亿千瓦时。
当“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这一诗意畅想变为美好现实的时,作为可再生能源生产的“东道主”,我市不断提升绿电就地消纳能力,推进新能源多元化场景应用。
当源源不断的绿电输送到秦淮数据产业基地,这里的算力更加低碳高效。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绿电交易是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
我市不断深化大数据产业与可再生能源联动发展,以秦淮数据为例,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其与绿电经营主体达成购买协议,为公司顺利购买绿电获得绿证,促进其加大绿电消纳力度,为企业降低成本。
据了解,去年秦淮数据绿电本地消纳达6.5亿千瓦时,阿里巴巴绿电本地消纳5.4亿千瓦时,全市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30%。
秦淮数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公司计划在张家口区域消纳绿电超11亿千瓦时。
国网张家口供电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张家口参与绿电交易用户绿电结算电量约32亿千瓦时,其中大数据绿电结算电量约18亿千瓦时。为精准对接大数据产业绿色转型要求,我市还谋划实施明阳——阿里巴巴等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保障算力中心绿电供应63亿千瓦时。
去年,我市制定出台《张家口市推进绿电交易提升绿电本地利用工作实施意见》,以市场之手促进绿电消纳,通过建立绿电储备体系、强化绿电消费引导、推动绿电交易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激发绿电交易市场活力。
如今购买绿电和绿证交易的用户群体不断壮大,其中,大数据、冶金锻造、汽车制造等行业成为购买绿电绿证的主力军。2024年,张宣科技网购绿电达4.2亿千瓦时,占外购电总量40%以上,2025年,公司预计消纳绿电近6亿千瓦时。
绿电如何靠得住?
电能是一种特殊商品,发用需实时平衡,而新能源发电要“靠天吃饭”,大规模高比例的新能源并网,给电力系统带来全新挑战,着力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积极构建功能更强大、运行更灵活的新型电力系统势在必行。
我市在不断推进新能源开发、输送、消纳的同时,广泛布局储能项目,为新能源稳定可靠再加一把锁。
在尚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现场,上水库库盆开挖支护已全部完成,大坝面板混凝土已完成8块,地下厂房4个机组正全面施工……中国水电四局尚义施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电站全体建设人员为全力冲刺后续各项节点目标正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
作为张家口首个抽水蓄能电站,尚义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40万千瓦。这个“超级充电宝”建成后,将承担京津及冀北电网调峰、填谷、调频、调相等任务,对保障首都供电安全、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经济性、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均具有积极作用。
市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两类方式。近年来,我市全力打造以抽水蓄能为主要支撑,以压缩空气储能、电化学储能等其他储能技术为补充的千万千瓦储能技术创新示范基地。
目前,我市除在建的尚义抽水蓄能项目外,崇礼常峪口、赤城白河、蔚县九宫山、怀安西坪山4个抽水蓄能项目(共计规模440万千瓦)已列入国家规划重点实施项目。在新型储能方面,全市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32.54万千瓦(含电源侧配储及示范项目)。
2022年9月30日,张家口国际首套百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顺利并网发电,项目总规模为100兆瓦/400兆瓦时,核心装备自主化率100%,每年可发电1.32亿度以上,能够在用电高峰为约5万户用户提供电力保障,是目前世界单机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2024年10月24日,《能源》杂志联合光伏、储能产业链龙头企业,共同举办了2024中国光储产业融合发展大会暨“光储金工奖”颁奖典礼,恒源新能张北县300MW/600MWh储能项目凭借在融合先进技术,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示范作用,揽获“储能创新成果金工奖”。此奖项充分肯定了获奖企业在推动光伏与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构建方面的贡献。
恒源新能相关负责人介绍,张北储能项目以电化学储能为主,使用跟网型、构网型、半固态等先进储能系统,将显著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该项目于去年12月份开工,预计今年下半年建成投用。
今年一季度,我市加快推进“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首批试点前期工作,该批次项目总规模92.25万千瓦,共两个试点县区、两个试点乡镇、两个试点村,分布在怀来县、万全区、涿鹿县、下花园区、阳原县五个县区。项目将按照将20%的比例配置储能,时长不低于2小时,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和风电的有效消纳,预计2026年底全容量建成并网。
按照规划,2025年全市计划实现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4300万千瓦以上,我市将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力有序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为高标准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不遗余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