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奋力谱写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张家口日报 08版特刊 2025年05月19日

本报记者 贾新生 实习生 肖祚心 通讯员 何欣怡 摄影 武殿森 毕瑞翔

2024奋力攻坚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经开区面对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面对保持稳定的巨大压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勇于担当、敢于作为。

深化改革、优化环境,发展动力活力持续释放。坚持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加快发展的最大机遇,承接落实省市60项改革任务全部完成,争取省级改革试点11个。创新开展干部驻企挂职服务,健全收集解决经营主体诉求闭环管理、破坏营商环境有奖举报、追责问责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总体评价排名全市第2。全年新增市场主体4497户,同比增长14.09%;完成税收32.4亿元,同比增长11.2%;新认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3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小巨人企业1家,排名均为全市第1;北铸成为全市仅有的2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之一。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经开区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力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4项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规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值2项指标通过驻企挂职等提升措施降幅收窄。新引进央企三级子公司2家,对接招引服务央企考核全市第1。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保持全市第一梯队。张家口站南侧排水防涝等3个增发国债项目获批资金3.3亿元,作为非受灾县区,总额全市第2。总投资200亿元的中明能源算力中心项目三个月主体封顶,产教融合职教基地完成二层主体结构。

补短板、提品质,城乡发展融合推进。打通了近5年未完成的京华路、永兴大街2条断头路;完成兴盛北街、通盛路等6条道路建设,贯通城区与紫御康城连接道路;基本完成近7年未完成的西苑南路雨水方涵连通工程,确保汛期马厂沟、西苑路周边行洪安全。高铁新城数字服务产业基地横一路、横二路等9条道路全面开工,洋河新区破解制约发展13年之久的高压线、水源地两大瓶颈,启动了增光路、滨河东路等7条道路建设,进入全面开发建设新阶段。围绕提升农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实施农业产业项目16个,投资增长74.4%,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探索出农村厕所改革新路径。

惠民生、增福祉,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20项民生工程提前完成。加快回迁安置,全年回迁安置2845套,其中原址1135套,异地安置1710套。紫御康城、启诚家园、香江产业园区、白云路等项目已具备了分房条件;洋河清河苑、京润现代城四期等项目预计2025年上半年具备分房条件;铭豪嘉苑二期、金地三期有序推进,预计年底前具备分房条件。加快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发标后近6年未启动的马路东小学开工建设,已完成地下主体结构;经开一中新校区综合楼、宿舍楼主体三层完工。市一中上线率提高2.5%,主城区提升幅度最大,被评为全市唯一省级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城镇养老保险新增人数均排全市第一。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回顾2024年,全区上下面对各项艰巨挑战,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凝心聚力攻克了一批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破解了一些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难题,推动各领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稳住发展基本盘,收获了来之不易的成果。

2025砥砺前行

2025年工作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引领,以打造“经济火车头、产业聚集区、创新策2源地、城乡统筹示范区”为目标,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用发展的思维解决好当前面临的问题,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进出口总值增长3%。

数说2024

5个成就

新引进央企三级子公司2家,对接招引服务央企考核全市第一。

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保持全市第一梯队。

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小巨人企业1家,排名均为全市第一。

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城镇养老保险新增人数均排全市第一。

全市唯一省级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

工作亮点

总投资200亿元

总投资200亿元的中明能源算力中心项目三个月主体封顶,产教融合职教基地完成二层主体结构。

新增市场主体4497户

全年新增市场主体4497户,同比增长14.09%。

投资增长74.4%

围绕提升农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实施农业产业项目16个,投资增长74.4%。

回迁安置2845套

加快回迁安置,全年回迁安置2845套,其中原址1135套,异地安置1710套。

清理闲置土地5700多亩

推进“清仓清废”专项行动,清理闲置土地5700多亩,收回铁路沿线违法占地446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