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以爱之名守护“花开”
![]() |
乔静静(右)正在为学生讲题。 韩洁 摄 |
本报记者 韩洁
【人物名片】
乔静静:桥西区下东营小学英语老师
她扶着楼把手,左腿迈一级台阶,右腿再跟上来,缓慢地,一步步上着楼。桥西区下东营小学的许多学生都知道,这就是那位腿没痊愈却坚持授课的英语老师乔静静。而她还是市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
“好多了,上课站着没啥问题了。”对于现在的状态,乔静静坦言特别知足。半年前突发的腿部不适,让这位从业20年的教师第一次请了长假。也正是这次短暂的离校,让她和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原来彼此是如此被对方需要着。
去年11月的一天,乔静静的右腿突然直立不起来,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右腿半月板损伤,医生开了药并特别嘱咐要静养。想着“孩子们的课不能耽误”,第二天她又坚持出现在了讲台上。可没两天,她的右腿疼痛加剧,只好请了假。
身在家中,心却牵挂着学生,而孩子们同样也惦念着乔老师,隔三差五就打来电话,说得最多的就是“老师您好点儿没?我们想你了!”每每这时,乔静静的心仿佛一下被暖流包裹住,只盼着自己加速好起来。短暂休养了两周,虽然右腿还不能长时间站立,但她一心想回归讲台。在校领导的体谅下,一楼实验室成了她的临时办公室,旁边的多媒体教室变成了两个班的英语教室。
“孩子们比平时上课还要专注,还要积极……”返校第一节课,乔静静和学生间没有过多的相互倾诉,彼此间的惦念全浓缩到了短短一堂课中。
师生间的感情为何如此深厚?这源于一种“相信的力量”和一场“爱的教育”。
从走进下东营小学那天起,乔静静经常会和学生说:“学习中我们互为老师,你们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做得更好。”在她看来,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思考,给予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快乐学习,相互赋能,一直是她秉承的教学理念。
从理念到实践,中间隔着多年来的辛勤耕耘。为激发每位同学的热爱,让他们都参与课堂,乔静静设计了“课前3分钟”环节。每天几分钟时间,同学分享与英语相关内容,或巧记一个单词,或拓展一个语法,或一件趣事的英语讲述……日积月累,同学们迈过了不敢开口说的障碍,享受用英语自信输出的快乐。乔静静深知学习的主角永远是学生,她受学校推行的“翻转式课堂”的启发,将这种模式应用到作业上,自命名“翻转式作业”。“主要是鼓励学生在作业基础上归纳梳理或拓展总结出由此衍生的知识点。现在班里至少一半同学会自觉进行批注。”说起孩子们的变化,乔静静满脸欣慰。
在爱的浇灌下,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拼出了他们口中“乔老师”的样子。“她认真负责”“她很幽默”“她的课有意思”“她不只是老师还是朋友”……
上课铃响起,乔静静带着标志性微笑走进教室,一口流利的英语瞬间将学生带入课堂,师生配合默契,气氛活跃。眼前,“快乐课堂”更加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