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以匠心献上节日礼赞

张家口日报 02版要闻 2025年05月03日

本报记者 魏民 通讯员 崔阳

草木欣然的五月,河钢集团张宣科技特材生产现场,快锻机的轰鸣声与锻件碰撞声交织成一曲劳动的乐章。

操作机前,职工们额头的汗珠在赤红材料的映照下晶莹闪烁,质量部部长王建强手持游标卡尺,以0.1毫米的尺寸精度反复测量着材料——用工匠精神向五一劳动节献上坚守的礼赞。

前不久,一位高端客户对多规格磨光圆产品提出公差·1毫米的严苛要求,精度门槛较常规标准提升一倍。这份订单挑战的不仅是技术极限,更是督促特材迈向精密化生产的重要推手。随即,该产线联合技术、生产、质量等多个部门,从工艺革新到量具升级,开启全链条精度攻坚。

作为质量负责人的王建强,为保障尺寸精度控制的可靠性,牵头创建全流程跟踪机制,每道工序执行100%在线检测,形成“加工——测量——反馈”的闭环质量管控模式。同步引入高精度量具,推行“日清洁、周校验、月溯源”管理制度,通过标准化操作培训与双人复核机制,避免出现误差。“从量具升级到规范测量,不仅是工具的迭代,更是质量意识的升华。”工友们纷纷感慨。

为了圆满交付订单,五一期间,王建强仍要值守岗位。功夫不负有心人,经攻关,首批产品以100%合格率通过客户验收,圆度公差较合同要求再优化20%!工艺优化带来的磨光量减少,使生产成本降低70元/吨,为企业开辟了新的效益增长点。如今,“以毫米计量,与微米较真”的理念已深植产线,品质升级的蓝图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