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一片赤诚映“钻”心
——记全国劳动模范、张家口卷烟厂有限责任公司卷包车间技师张雅彬
![]() |
|
本报记者 郑媛媛
他是敢“啃硬骨头”的技术尖兵,是倾囊相授的育人良师,更是心怀大爱的公益先锋。他,就是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张雅彬。
张家口卷烟厂卷包车间里,G D X2高速包装机发出规律的低鸣。张雅彬俯身在设备前,手指轻触操作面板,眼神专注如炬。这个动作,他已重复了十多年,但此刻调试的异型卷烟设备,仍像初见的“老伙计”般需要悉心对待。
攻坚克难 勇做创新“急先锋”
“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做一个有用的‘齿轮’。”张雅彬用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分量。1988年入职张家口卷烟厂以来,他扎根一线,将设备操作视为艺术,拆卸、擦拭、安装、运转,每一个动作都如行云流水。
2018年,钻石(细支荷花)首次落户张烟,全新的规格、材料与包装,让车间面临巨大挑战。企业要求在最短时间内调试运转并生产出成品,张雅彬带领机组临危受命。他凭借丰富的操作经验,迅速梳理机组运行原理与关键节点,将要点分享给同机组人员。然而,投产首日,设备停机高达500多次,每分钟产能仅160包。面对困境,张雅彬没有退缩,摸索、试验、总结、尝试,经过两个月的不懈努力,改变发生了:机台每班停机次数从500次降至50次,每分钟产量从160包提升至270包,班生产量从5千条跃升至1.2万条,车速提升69%以上,生产进程大幅缩短。基于此次实践,车间形成了《雅彬H C T故障排除法》等经典操作经验案例,他还编制了《细支荷花包装机故障排除手册》并在车间同机型推广应用。此后,他又承担起多个异型卷烟生产任务,平均超产率达20.5%,优等品率始终保持100%。
薪火相传 甘当育人“铺路石”
在张雅彬心中,传承技术与经验是责任更是使命。卷包车间里,年轻工人围在他身边认真学习设备操作要领的场景,已持续了十余年。作为操作技师和车间“师带徒”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他将操作规程编写成教材,把操作经验整理成手册,把提升效能的方法申报为合理化建议,为徒弟们留下宝贵的“财富”。
徒弟刘颖的经历便是最好的例证。刘颖刚完成培训独立操作设备时,张雅彬突发急性肠炎住院。独自上岗的刘颖忐忑不安,而躺在病床上的张雅彬仿佛心有灵犀,拨通电话耐心安抚:“所有的操作你就按照之前咱们练习的,和标准化手册上的步骤,一步一步来肯定没问题!”这份跨越距离的指导,让刘颖安心不少。近三年,张雅彬所带教的学生上岗率达100%,4人取得操作技师资格,26人成长为机台长,8人成为车间技术骨干,5人走上管理岗位,1人在行业二级竞赛中荣获第二名。
心怀大爱 乐为公益“领头雁”
张雅彬对企业满怀深情,对社会更有大爱。2010年3月,四川阿坝偏远山区孩子们渴求知识的报道,触动了他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第二天,他就为孩子们购买文具、衣物寄去。收到孩子们的回信与进步成绩单后,张雅彬萌生了组建爱心班组的想法。
2012年,爱心班组正式成立。从最初仅由党员参与的十余人小团队,发展到如今党员群众共170余人的大集体,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爱心活动,一坚持就是十多年。生病的同事、卧床的亲属、困难员工,都能得到爱心班组的帮助;特殊教育学校、聋儿语训中心、福利院的孩子们,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关怀;在贫困区县帮扶、乡村振兴、社区服务,以及冬奥助力、抗震救灾等工作中,爱心班组也总是冲锋在前。班组自成立以来,累计实施爱心捐款60多万元,捐赠物资无数。2018年,爱心班组被共青团张家口市委授予“最美志愿者集体”荣誉称号。
“齿轮的价值在于带动整台机器。”张雅彬常这样说。如今,53岁的他依然保持着每天提前1小时到岗的习惯。三十余载匠心坚守,他用汗水浇灌梦想,以奉献诠释担当,激励着无数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勇前行,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