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警民携手守护商圈“烟火气”

张家口日报 02版要闻 2025年04月28日

本报记者 孙媛

“摊位有顾客纠纷,请就近保安、联防长先过去!”在东泽路市场的商户微信群里,这样的指令能在几分钟内得到响应。自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在东泽路市场试点商圈版“十户联防”共治体系以来,通过“力量融合、机制融合、业务融合”,242家商户和86名安保力量组成的“平安联盟”。截至目前,累计巡防400余次,刑事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0%,营商环境得到持续改善,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力量融合

“平安联盟”聚合力

“我们在每10户商户中选出一名单元联防长,店内准备了防暴工具、哨子等,单元有了紧急情况,联防长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就近提前介入,控制现场。”负责东泽路市场辖区的新车站派出所所长李子刚介绍道。

据了解,经开分局选取东泽路市场为试点,整合派出所、城管和主体单位的安保力量80余人,形成派出所警力联勤,城管和义警联动,市场保安、单元联防长等社会力量参与的“1+2+X”架构体系。他们分工明确,派出所警力把控全局,市场保安沿着规划好的路线巡逻,联防长和协助员则守在关键点位,时刻守护着市场的安宁。

“我们每天都会在工作群里通报治安情况,每周还开联席会议,大家坐在一起,把问题摆出来,一起想办法解决。”李子刚说,通过线上线下的紧密沟通,信息在这里顺畅流动,问题在这里迎刃而解。截至目前,已成功协调解决商户反映的各类问题30余条。

“过去,市场里要是有个纠纷,我们商户只能干着急。现在不一样了,有专业的队伍帮忙,心里踏实多了。”在东泽路市场经营多年的张大姐感慨道。

在重大时间节点,联防队伍更是全员出动。公安机关常态化警力值守,市场每日在各时间节点按照巡逻路线安排保安力量,他们穿梭在人群中,疏导交通、维持秩序,确保市场平稳有序,让商户安心经营,让顾客放心就餐。

机制融合

指挥协同提效能

“现在我们是派出所的‘眼睛’,派出所是我们的‘后盾’!”在市场经营快餐店的陈先生,如今多了一个新身份——单元联防长,他边说,边展示着手机里的联防工作群。“一旦市场里发生了突发状况,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发送到微信群,民警进行指挥调度,确保纠纷迅速化解。”

这正是联勤指挥“一条线”的生动实践,这一机制打破了派出所、市场以及各商户之间原本各自为战的指挥壁垒,通过微信工作群实现互联互通,明确公安机关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指挥权,确保指挥顺畅、高效协同。同时,为了让指挥调度更加高效精准,派出所还将依托信息化平台,利用移动5G执法记录仪,实现内部一频指挥。

为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派出所进一步规范市场消控室、巡查岗、处置岗“一室两岗”内部安保架构设置,严格落实“三联五查”要求,并通过互联网在线指导,着力提升各商户应急处置能力。

每月一次的应急演练和科目培训,是联防队伍的“必修课”。民警组织市场保安、联防长和协助员,开展全覆盖式的演练,每一个场景都认真对待,现场纠错指导,立整立改。通过一次次的磨合,队伍的协同处置能力不断提升,真正做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业务融合

联处联勤护商圈

“那天晚上,我在店里忙活,突然听到外面有动静,我出门一看,原来是两个顾客因为排队的事吵起来了。我赶紧吹哨,联防长和协助员很快就赶过来,把事情圆满解决了。”商户刘大姐回忆说。

依托“吹哨”响应处置机制,市场内的警情事件实现了快速联处。对发生在市场内的警情,通过吹哨呼叫联防长协助员开展先期处置;对市场保安巡查发现案事件,通知公安机关,确保案事件早发现早处置。自2024年6月以来,各联防单元累计协助处置警情56起,自主巡查发现处置事件35起。

电诈宣防联动也是业务融合的一大亮点。分局积极拓展“十户联防”共治触角,累计发展反诈宣传员46名。民警走进市场,协助开展内部安全宣防50余次,建立宣防线上管道2条,实现市场内商户反诈宣防全覆盖。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东泽路市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实现零发案。

从“各自为战”到“抱团共治”,经开分局打造的商圈版“十户联防”,不仅守护了一方平安,更成为了群防群治的一张闪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