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邓油坊镇:
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
|
![]() |
群众载歌载舞庆丰收(资料图) |
本报讯(记者 朱晨晖 通讯员 刘雅轩 李乐乐)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康保县邓油坊镇坚持把党建活力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着力在服务群众、文明乡风培育、环境整治、社会治理、助农增收上出实招、下功夫,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党建引领贴心服务,温暖群众幸福生活。邓油坊镇创新推行村干部代办、镇干部跑办、党委政府帮办“三办”机制,把“服务”送到百姓炕头。针对残疾人特殊群体办事难问题,积极协调县残联、县医院,将评残服务送到群众家中;为残疾人群体减免办理残疾证所需的X光机检查费、签证费共计6万余元;累计提供上门鉴定300人次,75名新办证和28名换证群众实现了“一次不用跑”,残疾证直接发放到户。在民生保障领域,镇党委划定“三条铁律”:不让群众求人找门路、不准干部吃拿卡要、不落一户符合政策者。党员干部包联到户为群众办理低保、特困等事项,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有相关保障。
党建引领文明铸魂,培育乡村和谐新风。邓油坊镇各村广泛征集民意,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并通过张贴公示、文明实践赶大集、“村干部讲村规民约”等方式广泛宣传。党员干部带头参与村规民约的修订和践行,带动村民自觉遵守。村支书用方言讲解村规民约,既亲切又易懂,让村民更容易接受和遵循。定期开展“最美庭院”“身边的好人”“好婆媳”等评比活动,发挥榜样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形成户户争创、家家受益的新风尚。创办《邓油坊镇乡风简报》,设立村事月览、善行义举、新风讲堂、文化传承等板块,用身边人说“事”,用身边事育“人”。当前,该镇村民的公德意识持续提高,“人情账单”负担明显减轻,乡风文明“落地生花”。
党建引领生态塑形,擦亮乡村美丽底色。邓油坊镇坚持以“党建红”守护“生态绿”,科学调整种植结构、严格管控地下水超采,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全镇生态环境不断向好。曾经干枯的东大淖重焕生机,在2024年秋季吸引了百余只天鹅在此栖息。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构建“支部引领+党群联动+长效管护”的人居环境整治共建共享机制,聚力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争取一事一议资金128万元,对东村、西村、三台村街道进行治理,并在西村入口处修建散步公园,扮靓了村庄,美化了环境。
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筑牢乡村稳定根基。提衣提领子,牵牛牵鼻子,办好农村的事,要靠好的基层党组织。邓油坊镇在推动全要素“网格化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全镇精心划分建立185个网格小组,每个网格由一名党员包联,构建起“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严密组织架构。同时,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整合村“两委”干部、农村党员、网格员等多方力量,加强村级矛盾纠纷调解。去年以来办理为民实事1251件,解决群众困难358件,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乡村振兴营造了稳定有序的发展环境。
党建引领经济赋能,鼓起群众增收口袋。除公益事业用工外,邓油坊镇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奖补”模式,致力提高村民收入。2024年为全镇2364户在村群众发放蛋鸡23640只,并配套庭院经济生产奖补,户均增收约800元。今年,将持续鼓励发展庭院经济,计划增加肉猪饲养奖补,每头猪奖补500元,预计可实现户均增收1500元。同时,实施小额信贷政策,助力群众自主发展,惠及92户群众,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