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无人机巡检装上“千里眼”
本报记者 杨晓朴 通讯员 武世平
4月15日,宣化区下八里村北的旭丰集团公司二期光伏电站内,阳光照射下,成片的光伏板熠熠生辉。然而前一阶段的极端大风天气还是留下了痕迹——部分光伏板出现缺损、破裂,个别支架轻微变形。
上午9点,伴随着螺旋桨的嗡鸣声,一架巡检无人机腾空而起,开始对电站进行全方位巡检。操作员赵鹏飞紧握遥控器,眼睛始终盯着监控屏幕:“我们现在采用网格化巡检模式,可以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个角落。”
“无人机巡检确实帮了大忙。”旭丰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漾向记者介绍,“以前光伏人工巡检需要好几个人忙活一整天,现在用无人机几个小时就能完成,效率提高了很多。”
通过监控屏幕,记者可以看到,高清摄像头拍下的画面十分清晰:有的光伏板边缘出现裂纹,有的背板出现翘起。切换到红外模式后,屏幕上立即显示出几处明显的温度异常区域。
“可见光检查光伏板外观损伤,红外热成像检测电气故障。”赵鹏飞解释道,“像这样显示高温的区域,很可能是光伏组件出了问题,需要及时处理。”
张漾介绍:“极端天气后,旭丰集团第一时间运用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手段,精准检测光伏板损伤情况,第一时间查漏补缺。本次巡检共发现9处需要维修的故障点,下一步计划使用载重无人机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参与光伏板和组件的维修更换工作,进一步提高维修运维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