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多轮驱动”提升文化执法质效
彭艳霞
文化执法是护航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之举,提升文化执法质效,需要多维度协同发力,通过“制度+技术+协同+能力+社会+创新”六轮驱动,让文化执法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从“单一监管”向“多元共治”转变,最终形成长效治理机制。
制度驱动,完善执法规范体系。对相关法规进行动态修订,针对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兴文化业态,及时制定或修订监管细则,明确执法边界和标准;建立负面清单制度,细化违法违规行为类型,提高执法可操作性。提升执法流程标准化水平,制定统一的文化执法操作手册,规范取证、处罚、公示等环节,防止自由裁量权滥用。
技术驱动,构建智慧执法平台。开展大数据监测与预警,整合文化市场数据,利用A I算法识别高风险主体或内容,建立“红黄蓝”风险预警模型,对重点领域进行动态监测。推广非现场执法与电子取证,依托远程视频巡查、区块链存证技术,实现线上违规行为快速锁定与证据固定。同时,开发移动执法A P P,支持现场录入、云端同步,提升执法效率。
协同驱动,强化跨部门联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与文化、公安、网信、市场监管等部门形成常态化协作,针对“扫黄打非”、版权保护等领域开展专项行动。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实现网吧违规记录与营业执照注销联动等。
能力驱动,提升队伍建设专业化水平。开展分层分类培训,针对新业态、新技术开展专题培训,提升执法人员数字素养。引入法律、技术专家顾问团队,为复杂案件提供智力支持。完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将案件办结率、群众满意度等纳入考核指标,实行奖惩挂钩。探索“执法标兵”评选,增强职业荣誉感。
社会驱动,构建共治共享格局。动员公众参与监督,开通多渠道举报平台,简化举报流程并落实奖励机制。定期发布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提升公众法律意识。加强行业自律与信用监管,推动行业协会制定自律公约,鼓励企业自查自纠、向社会公开承诺等。建立文化市场信用“黑名单”,以限制融资、曝光信息等方式对严重违法主体实施联合惩戒。
创新驱动,注重柔性执法与源头治理。推行分类分级管理,对小微文化企业推行“首违不罚”,通过约谈、整改代替处罚,同时对涉及未成年人保护等重点领域实施“零容忍”高压执法。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开展“送法进企业”“执法开放日”等活动,制作短视频、漫画等通俗普法内容,通过媒体平台向全社会推介宣传。
(作者单位为宣化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