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场“从泥土到陶瓷”的神奇之旅

张家口日报 03版国内国际新闻 2025年04月05日

本报记者 贾新生 通讯员 左文亮 高岩

近日,宣化区新兴街小学组织80余名一年级学生,来到宣化国玉陶瓷文化园研学旅行基地,开启了一场体验“从泥土到陶瓷”的神奇之旅。

踏入宣化国玉陶瓷文化园的大厅,一幅红色剪纸风格的大型瓷板雕刻壁画“上谷风情”,引来师生围观。它以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工艺,描绘了古城宣化的历史景象。在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下,孩子们不仅深入了解了这幅画的创作背景和寓意,更感受到了宣化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孩子们来到制陶车间,了解了陶瓷的制作工艺、种类等知识,体会到了每一件精美艺术品背后的艰辛与汗水。接着,他们踏入了此次研学之旅的重点场景——上谷窑,沿着园方设置的“时光隧道”缓缓前行,体会传统工艺在历史变迁中散发的魅力,在心中种下传承历史文化的种子。

据了解,国玉陶瓷文化园是省级和市级研学旅行基地,主要以陶瓷为主题开展研学活动,每年能够接待1万人次左右。国玉陶瓷文化园经理刘新华说:“研学课程主要包含‘一看、一听、一作’三个环节,学员到达后首先参观制陶车间,了解陶瓷的制作过程,然后再听取《陶瓷起源与发展》公共课程,了解陶瓷相关知识,最后再进行动手实践。我们按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设置了拉坯、釉下装饰、掐丝珐琅沙画、软陶制作等11门体验课程,今年还准备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

在拉坯体验大厅,陶艺师傅细致讲解了制作要点。随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孩子们纷纷开始了自己的创作,泥坯在孩子们灵巧的手中逐渐成形。正在制坯的王培媛小朋友说:“我已经来过两次了,每次来都很开心,看到自己亲手制作出来的作品,感到很骄傲!”

而在另一侧的大厅里,孩子们正在全神贯注地进行掐丝珐琅沙画的创作体验。他们在瓷盘上细心地用金属丝勾勒出各式造型,用彩沙填充,不一会儿就完成了一幅幅充满童趣的作品。冯旭禹小朋友捧着自己的作品向记者展示:“我是第一次来这里,亲手制作了一只海豹,准备送给爸爸妈妈,下次还想来学习。”

陶瓷,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承载着深远的历史底蕴与博大的中华文化精神。通过研学活动可以帮助游客深入了解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感受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并亲身体验现代陶瓷制作工艺和流程。

“去年,我市首次在全市培育了涵盖国防、考古、冬奥等类型的18家市级研学旅游基地。”市文旅局科技教育科科长张树斌介绍,这些基地具备完善的研学设施、良好的服务水平和专业的教育团队,可接待100人以上研学团队,为研学者提供丰富多彩的研学体验。目前我市正将研学旅游作为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重要抓手,依托特色资源,深入挖掘精神内涵,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研学旅游基地,全力打造国内研学旅游热门城市和全国重要的研学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