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沽源:多点开花构建现代化产业新格局

张家口日报 04版县域·沽源 2025年04月02日

本报讯(记者 王映华 通讯员 赵晨阳 王晓曦)今年,沽源县紧紧围绕项目建设与产业转型两大核心任务,以延链条、提效益、惠民生、增后劲为着力点,全力提升经济总量与发展速度。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左右。

精准发力 推动经济增长实现新突破

沽源县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从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园区发展和消费市场等多维度精准施策,推动经济稳中有进、量质齐升。

筑牢项目建设“压舱石”。在项目建设方面,沽源牢牢把握“两重”“两新”及国家增量政策机遇。一方面,组建了专业的项目谋划团队,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导向,结合县域资源优势,高质量谋划项目。计划年内储备争取上级资金项目140个以上,“拿来即用”项目70个以上,让项目库建设水平跻身全市第一梯队。另一方面,成立争跑项目工作专班,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全力争跑超长期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力争入库项目数量增长30%以上,争取上级资金15亿元以上。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沽源落实“拿地即开工”“容缺受理”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有效缩短项目审批时间。同时,适时组织开展项目观摩拉练活动,搭建项目建设交流平台,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全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70个以上,新开工、竣工项目均超30个,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

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招商引资工作同样成果可期。沽源围绕特色农牧、生态旅游和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面向山东、河南等农业和文旅产业发达地区,开展精准招商。组建了多支专业招商团队,明确各团队招商重点,凝聚全县招商引资合力。全年计划组织重点招商活动5场,“小团组”精准招商200次以上,对接企业不少于600家。为保障项目落地,沽源实行重点项目县领导“一对一”“一包到底”服务机制,从项目洽谈、签约到建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服务。力争年内落地项目20个以上,引入1家食品加工领域头部企业。

激活园区发展“新引擎”。为提升园区发展能级,沽源推进经开区改革,建立“管委会+公司”运行管理模式,实现管理与运营分离,提高园区运行效率。持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确保40蒸吨蒸汽站年内投用,为企业生产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同时,启动基础设施综合提升、污水处理厂、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优化园区营商环境。推行“标准地+标准化厂房”供给保障模式,企业可直接“拎包入驻”,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推动僵尸企业有序退出,盘活闲置土地和厂房资源。深化全流程“妈妈式”服务,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手续代办等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保障。预计年内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工业总产值分别同比增长6%和7%以上。

深挖消费市场“潜力池”。在消费市场方面,沽源加力落实“两新”政策,鼓励各类承办企业参与促销活动。年内计划各类承办企业达到60家以上,策划举办消费品以旧换新大型集中促销活动10场以上、小型活动50场以上,激发居民消费热情。加快特色商圈建设,支持苗圃美食街、商业步行街等4条特色街道打造微市集夜经济打卡地,丰富居民夜间消费体验。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提升两个乡镇商贸中心,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畅通产品下行最后一公里。“一企一策”支持批零住餐等行业提质升级,新增限上企业5家以上。

多维并进 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沽源以产业发展为关键,持续推进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兴业、强县、富民的坚实根基。

打造高品质农业。在农业领域,沽源加快“中国好土地、有机示范县”建设,与专业认证机构合作,开展10万亩有机土地认证,新增富硒、绿色认证面积1万亩,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5万亩、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3.76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0万亩,提高土地产出效率,确保粮食单产增幅稳定在3%以上。深化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培育优质微型薯2亿粒以上,年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以上。积极申报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河北净菜”基地,新增设施种植规模1万亩。推动畜牧业振兴,支持智能化、标准化养殖,拓展“养殖基地+肉制品精深加工”链条。坚定不移推进一产向二产延伸,推动藜麦食品加工、冷冻法式薯条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年内投产,逐步提高沙棘、金莲花加工能力,支持引导现有企业转变“代工”模式,把加工厂落在县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拓展文旅产业新业态。文旅产业成为沽源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沽源高质量编制全域旅游提升发展规划、全域研学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文旅产业发展方向。启动库伦淖尔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推动闪电湖文旅综合开发项目开工建设、滦河神韵青年旅社和恒源国际酒店年内投用。实施草原天路沿线星空露营、越野骑行等新业态项目5个,力争老掌沟纳入国家级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规划。高标准建设鸟类科普、藜麦燕麦农耕文明等研学基地4个,确保6月底前博物馆、图书馆和农业科技馆开放使用,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出台旅游环境整治管理办法,新挂牌旅游精品、放心消费、特色餐饮酒店20家以上,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深化与崇礼、丰宁、蓝旗等周边县区合作,实现文旅资源互通互补,承办举办“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公路自行车赛”“全国烤羊大赛”“大美沽源全国摄影展”等各类赛事、活动40场次以上,全面叫响“一见如沽源来是你”品牌,全年接待游客达到33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3亿元。

延伸新能源产业链条。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沽源扎实推进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成立项目推进工作小组,完成通泰沽源30万千瓦风电等5个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北京恒源75万千瓦风电等6个项目全面开工,加快推进五花坪一期“上大压小”改造项目建设进度,年内新增并网30万千瓦。谋划推进新型储能项目,加强与企业的对接跑办,争取河北建投600兆瓦时等共享储能电站项目落户,构建“发输储用”产业链条。支持新能源企业转型发展,积极引进风机拆解、塔筒生产、光伏组件制造等上下游关联产业,力促风机混凝土塔筒项目落地,推动新能源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