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农业产业发展与和美乡村建设“双轮驱动”
涿鹿锚定农业农村现代化交出乡村振兴新答卷
本报讯(记者 王棣 通讯员 朱文君 张铁)记者从涿鹿县日前召开的县委农村工作会议获悉,去年以来,该县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农村工作的部署要求,深化农村农业改革,汇聚乡村全面振兴强大合力,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快速发展,“三农”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今年,该县将围绕筑牢粮食安全与防返贫底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改革等重点方面持续发力,激发农村农业发展活力动力,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力筑牢增产保供之基
涿鹿县作为我市农业大县,始终将“稳增长、护安全”作为农业发展的底线任务,不断夯实农产品供给根基。去年,全县新建高标准农田1.54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40.87万亩,产量预计达21.43万吨;全县蔬菜播种面积2万亩,新增设施农业1.21万亩,蔬菜产量达5.9吨;全县累计肉产量2.27万吨,奶产量1.85万吨,禽蛋2.08万吨。该县积极开展玉米单产提升行动,在全县建设玉米单产提升示范片3个、百亩高产攻关田2个,因地制宜,分区施策,推动全县玉米单产提升增长,示范片内亩产最高可达1160公斤。此外,该县还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对农业生产相关行业进行全覆盖式排查50余次,摸排畜牧、农机行业经营主体45家,有力护航农业安全生产。
有效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围绕培强特色农业产业,该县积极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行动,强化追溯体系建设,开展优质农产品推广等活动,去年新增绿色食品3个、有机产品5个,成功发布龙眼葡萄区域公用品牌,广义黑兔被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进一步叫响涿鹿特色农产品品牌。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速推进,去年签约农业项目12个,总投资10.05亿元;完成农业产业项目投资19个,完成投资4.05亿元;建成环京周边蔬菜基地2家,供应北京优质蔬菜5089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项目,设施蔬菜、设施葡萄面积分别达到6750亩、2000亩。农业产业培育发展方面,全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5家、示范家庭农场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42家,成功创建市级示范农业园区1个,遴选农业主导品种18个、主推技术11项,选派科技特派员包村联镇,组建农业科技服务小分队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帮扶,累计培训1万余人次,组织龙头企业与本地高校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打造优美人居环境是推动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方面,该县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清洁行动等重点工作,推动村容村貌、环境卫生水平提升。目前,全县卫生户厕达到63145座、普及率达到77.38%,农村卫生公厕532座,占比89.26%,管护“五项机制”建立完善,实现了从“改好”到“用好”的转变;采取铺设集中管网、建设分散处理设施等方式解决农村生活污水乱倒乱排问题,全县污水治理率达到45%以上。在此基础上,该县去年实施农业农村工程建设项目146个,建成省级乡和美乡村7个,以桑洋水路沿线6个乡镇34个村庄为重点,完成了市级和美乡村示范区创建。武家沟镇溪源村、五堡镇广恩屯村获评省级美丽休闲乡村,全县省级美丽休闲乡村数量达到6个。
充分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锚定“农村强、农民富”的目标,该县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创新,重点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开展陈规陋习专项整治行动,制定出台《农村集体用工管理制度》《涿鹿县农村破除陈规陋习婚丧事宜操办规定》等多项管理规定,为农村发展护航助力。同时,该县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拓展就业渠道、优化就业服务等方式有效推动脱贫劳动力就业8400余人,全面落实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积极落实各级财政衔接资金,推动9个衔接资金项目全部开工,实现当年项目全部完工,进一步筑牢脱贫群众幸福之基。
今年,涿鹿县围绕农业农村发展重点领域和群众关心关切,制定相应目标和工作计划,强化改革创新和项目支撑,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农业产业发展方面,该县对标国内先进地区,深入挖掘县域特色资源,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建设葡萄、杏扁、蔬菜、畜禽特色产业集群;引进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智慧农业等新兴产业前沿企业,积极培育新型特色产业品牌;在桑干河南岸重点打造宜居宜业和谐走廊,在桑干河北岸重点打造农文旅康养走廊,统筹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农村农民发展方面,该县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目标,重点实施集中式污水管网项目建设、完善农村垃圾治理机制、开展“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等工作。同时,紧盯土地、产业、金融、社会治理等领域,研究谋划一批“小切口”改革事项,组织开展土地延包试点工作,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等,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