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岁月如歌
油锅里的月光
宋长波
油锅里的泡泡在灶台上欢快地跳跃,咕嘟作响时,我总错觉那是月亮不慎跌入凡间的晶莹碎片。爷爷身着的蓝布围裙,在灶火的映照下闪烁着温暖的光泽。他手腕轻轻一抖,麻花便在滚热的麻油中舒展开它那金黄的身姿。而在那仅亮着十五瓦灯泡的昏黄光线下,漂浮的面粉颗粒宛如从桂花树上轻轻抖落的璀璨星子。
那年中秋的月亮是那么沉甸甸,仿佛将整个院落都压得发出了吱呀的声响。爷爷将老榆木案板搬到了开阔的天井中,青花瓷碗里盛放的枣泥馅泛着诱人的琥珀般光泽。“来,咱们一起画个月饼模子。”他递给我刻刀时,掌心纹路间还残留着炒熟面粉的馥郁香气。我笨拙地在模子上刻下的兔子图案,竟在月饼上奇迹般地栩栩如生,仿佛正驮着桂花的芬芳,在如云絮般轻盈的酥皮间欢快奔跑。爷爷用竹签细心地为每块月饼点上胭脂红,那点点的朱砂痣落在雪白的饼皮之上,犹如嫦娥仙子不经意间遗落的精致耳坠。
腊月时节,北风猛烈地撞击着门扉,而爷爷的油锅则成了最温馨、最暖和的避风港。麻叶儿在热油中灵活地翻着跟头,最终炸制成了半透明的金色薄片。他总是把第一锅出锅的麻叶儿小心翼翼地盛放在粗瓷盘里,说是要“敬献给灶王爷”。当我踮起脚尖偷偷品尝时,冰糖渣粘在了我的嘴角,这时,爷爷便会用他那布满岁月痕迹的拇指轻轻地替我抹去,那触感与麻叶儿边缘的锯齿竟是如此相似。
面缸里的老面已经传承了三辈人,爷爷常说这里面沉睡的是酵母的精魂。每当揉面之时,他总会哼唱起悠扬的二人台小调,面团在案板上摔打出充满韵律的节拍。有一次,我发现他悄悄往月饼馅里添加了晒干的橘皮,那些碎金般的橘络缠绕着红豆沙,咀嚼起来竟然有着光阴沉淀下来的独特涩香。
去年清明扫墓,我在坟前恭敬地摆放了麻花和麻叶儿。山风轻轻掠过麦田,油纸包发出细碎而清脆的声响。恍惚之间,我仿佛又看见了爷爷掀开锅盖的一瞬,热滚滚的白色蒸汽腾空而起,化作了一轮圆满的明月。面香悄然渗入了青石碑的纹路,而那些他曾经手把手教给我的揉面手势,此刻在我的指缝间隐隐发烫。
供品旁的野菊花开得正艳,橘色的花瓣卷曲如昔年月饼上的朱砂印记一般美丽动人。我知道,当暮色渐渐浸透炊烟,定会有皎洁的月光顺着油锅的边缘悄然攀爬上来,将那浓郁的面香揉进每一个乡愁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