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崇礼驿马图村:元代邮驿的“急递铺”

张家口日报 06版长城·文化 2025年03月13日

驿马图驿站旧址

开栏语: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因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结构与面貌。对于张家口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来说,老建筑与古村落就如同密匝的年轮,在荏苒的时光中记录下了城市的生长与变迁,形成了一座城市独特的记忆和地理符号。

它们是上一个时代或是上上一个时代落下的残砖,如同不起眼的线头,四下散落在城中。将之剖开,便会得到一个保存相对完好的历史断面,细辨其上的时代印记,难免钩沉起那些跌宕的过往。

因长城而建、因茶道而兴、因冬奥而闻名的张家口,又称“张垣”“武城”,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和重要的地理文化名城。本期我们特开设“名城古镇行”栏目,探访那些散落在张垣大地的古老而神秘的村落。

本报记者 郝莹玉 通讯员 朱阅平

相当长的时空中,崇礼没有自己的单独建制。崇礼这片区域,远古时代也只能用“这块区域”来称呼。唐尧之世,“这块区域”叫冀州北境。虞舜之际,属幽州。夏禹之时,属冀州之北獯鬻地。殷商时期,属古幽州北鬼方地。等到了西周,还叫鬼方地,但已经是燕之北境的鬼方地了。春秋时期为燕之北境无终地。

崇礼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北倚内蒙古草原,南临塞外山城张家口市。崇礼现在所辖的这块区域,历代都没有单行建制,直到1934年(民国23年)5月,才从周边的县区中划出,取“崇尚礼义”之意设置崇礼、尚义两个设治局(相当县级)。崇礼建县时间很短,直到1936年才改崇礼设治局为崇礼县。2016年1月改崇礼县为崇礼区。

崇礼区驿马图乡驿马图村,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张库大道上的一个驿站。沿途的几个村子,依旧能看到车马大店的老井,有的村子当时有七口之多。

张库大道是一条古商道,被誉为“草原丝绸之路”和“草原茶叶之路”,从张家口出发,通往蒙古草原腹地城市——乌兰巴托的贸易运销线,全长1400多公里。张库大道东望京、津,南通中原,北接蒙古大草原,西连晋、甘、陕,战略地位和交通位置十分重要。它是明清时代我国北方的国际运输线,作为贸易之途,大约在汉唐时代已经开始出现茶的贸易,张库大道覆盖了蒙古的十二个盟,一百五十多个旗,影响辐射到俄国南部边境的大部分地区,甚至到莫斯科。

说驿马图是张库大道上的一个驿站,其实是一个误区。它早在元代是一个驿站,并且还是元朝从大都(北京)到上都(正蓝旗)首选的通道。只是到了明代才和张库商道有了关系。

驿马图是崇礼的大西北,目前为驿马图乡政府所在地。驿马图元朝末年建村。当时西沟是通往北国的重要通道,称驿道。元朝在此地设驿站,备有马匹供使用。

查阅一些资料发现这里为驿站是合理的。元代邮驿可上溯到蒙古国创始人成吉思汗时期。公元1264年忽必烈迁都燕京(今北京),公元1271年设燕京为大都,建国号为元。同时,在耶律楚材的主政下,颁布《站赤条划》,并以此为依据,统一蒙古站赤及汉地邮驿制度,规划以大都为中心的邮驿系统;建立以驿站为主体的马递网路和以“急递铺”为主体的步递网路。从而形成规模庞大、称雄一时的元代邮驿,沟通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

元朝的气派很大,蒙古铁骑充当了当时的“世界警察”,金戈铁马,席卷欧亚,其驿路四通八达,仅国际驿路就有三条:一条从蒙古通往中亚;一条通往亚洲北部的叶尼塞河、鄂毕河、额尔齐斯河上游;一条经甘肃通往中亚、欧洲。清初史学家万斯同说:“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就是说,元朝在海内外凡有人迹处都设置驿站,满世界走动,就像在自己的国家一样。可谓“梯航毕达,海宇会同,元之天下视前代所以为极盛也。”

据《元史》载,腹里是元对中书省直辖地区的通称。现在的河北、山西和河南、山东以及内蒙古的一部分。这个地区由朝廷的中书省直接管理,其余各地分设行中书省管理。陈高华《论元代的站户》认为,加上岭北、土蕃等地站所,举国凡驿站处约一千五百有馀所以上;其实案覆《元史·地理志》与《经世大典》残卷“站赤”条,总数当在一千六百所以上。

《史集》中也有关于这一问题的记载,在蒙古草原与汉地之间,元时辟有从和林至上都的驿路三条。据张德辉所记:越扼胡岭(今张北野狐岭),始人蒙古草地,“有驿曰孛落。自是以北诸驿,皆蒙古部族所分主也。每驿各以主者之名名之。”所以,崇礼西沟是元朝大都到上都的重要通道。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浪花一样的村落,都蕴涵着神秘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