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赤城:守好底线 共赴振兴

张家口日报 04版县域·阳原/赤城 2025年03月12日

本报记者 左文婷 通讯员 张丽娟 王怡宁

“日子变好了,村庄变美了,大家打心底里高兴,趁着春节热闹热闹。”蛇年春节,赤城县的秧歌吸引了群众的广泛参与,大家通过秧歌形式表达一年来的收获与喜悦,也传达着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动力。

过去一年,赤城县抓紧抓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扎实做好有效衔接文章,让脱贫成果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底色更亮,带动广大农民迈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坚守工作底线,织密防贫监测网。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创造性推出“四个规范提升”工作,全面提升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质效。一是坚持“综合”排查,提升监测水平。将全县106431户237929名农户全部纳入监测范围,针对9类重点人群和预警信息户开展集中排查,核实预警信息5719条,新识别脱贫监测对象1316户2389人,消除风险1834户3103人。二是强化“精准”帮扶,提升帮扶成效。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瞄准风险,对症下药。截至目前,精准落实帮扶政策24740条,户均5.6条,实现1951户3916人稳定消除风险,人占比46.10%。三是打造“立体”宣传,提升工作实效。深入开展宣传培训,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入户发放申报政策明白纸5万余张,帮扶政策明白纸3万余张。组织线下培训5次、线上培训4次、点对点培训5280人次。四是严格“数据”审核,提升基础工作。每周开展信息筛查,每月开展全面核查,对防返贫信息系统数据清洗、分析核实、核实校验。截至目前,共核实修改数据332条,所有问题数据清仓归零。重点对“四本台账”和预警信息等档案资料进行健全规范,重点监测对象做到一户一档。

聚焦群众增收,分类施策促增长。为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起草制定《赤城县2024年度脱贫人口增收工作方案》和《关于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和脱贫人口增收工作的工作机制》,全面开展2024年度脱贫人口增收专项行动,以增加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收入,减轻支出负担为目标,大力实施资金项目到人到户促增收、多措并举推进务工就业促增收、盘活农业农村资源促增收、统筹社会资源力量促增收、强化兜底保障促增收、强化项目资产规范管理促增收、落实各项保障政策减支出等“七个增收行动”,精准分析全县低收入人口劳动力状况、收入结构等,找准制约增收的原因,逐户制定增收措施,全面夯实脱贫人口收入基础,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2809.35元,较上年度同期增收1941元。

发力资金项目,谋划管理上水平。一是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在衔接资金使用和项目谋划上,聚焦产业项目提升,2024年衔接资金29708.5万元,安排实施项目139个,其中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精准实施2024年赤城县欧李深加工建设项目、赤城县海梦速食食品生产项目等产业项目32个,安排资金18537万元,产业占比达62.3%,2024年全县脱贫人口第一季度产业收入增幅11%。二是全面开展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整改行动。组织全县开展扶贫(衔接)项目资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对全县3128个扶贫(衔接)资产项目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再次查短板补不足规范了资产后续管理。围绕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修订了《赤城县扶贫(衔接)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办法》,全面提高资金资产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