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我们的节日
惊蛰:一声春雷 大地回春
![]() |
扫一扫领略童趣之韵 |
本报记者 郝莹玉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当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惊蛰到来。惊蛰,又名“启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时节“春雷惊百虫”,自然界的动物开始苏醒。而茶树发出嫩芽,茶农又将开启一年的采摘季。宋代我国武夷山地区就有惊蛰喊山的习俗,万众一起,高喊“茶发芽”!所以惊蛰是一个有声音的节气,一声春雷,大地回春。
“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惊蛰时节,华北地区的冬小麦已经开始返青,急需浇水。尤其在华北地区,由于春季雨水少、晴天多,春旱较为严重。此时若能有雨水,则显得特别珍贵,因此在华北地区有“春雨贵如油”之说。
旧时惊蛰还有吃梨的习俗,“梨”谐音“离”,吃梨象征着远离虫害。惊蛰节气,乍暖还寒,空气比较干,人容易口干舌燥,梨水分充足,有助于去火、润肺、止咳,因此惊蛰吃梨也符合养生之道。
再来看看诗人笔下的惊蛰,和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的范成大,晚年身居田园,写过一首《忆秦娥·惊蛰》,词句中处处可见春天的生机与喜悦:“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春天的节气,总给人一种柔软的感觉。殊不知,惊蛰之中,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催人奋发,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春天容易让人犯困,一声春雷,一阵鼓点,落在了田间地头,落在了山川河岳,也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坎上,仿佛在说:快快醒来吧!舒展筋骨,抖擞精神,拿出干劲,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